[发明专利]视频通话实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00207.6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5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秦文煜;左力;黄英;熊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郑红娟;宋志强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通话 实现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频通话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视频通话技术是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形学等技术领域内广泛研究的一个课题,其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远程教育与会议,乃至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视频通话,又称视频电话,分为走IP线路以及走普通电话线路两种方式。视频通话通常指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3G互联网)端,通过手机等设备之间实时传送人的语音和图像(用户的半身像、照片、物品等)的一种通信方式。目前已经实现了3D(三维)视频通话,通过3D视频通话,可以将在本端显示对端的图像经过3D建模后得到的3D模型。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基于3D电视机的三维立体视频通话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主叫方的3D电视机接收主叫用户的通话操作指令,通过主叫方的3D电视机的视频通话管理单元呼叫被叫方所使用的3D电视机;
B、被叫方的3D电视机接收被叫用户的操作指令,通过视频通话管理单元应答主叫用户的视频通话请求,主、被叫双方的3D电视机通过视频通话管理单元建立P2P(peer-to-peer,点到点/对等)连接;
C、主、被叫双方的3D电视机的二维图像采集单元启动采集用户的2D(二维)视频图像信息,同时启动深度图像感应单元开始感应用户所在环境的深度图像信息;
D、主、被叫双方的3D电视机的深度图像处理单元分析深度图像感应单元感应到的用户所在场景深度信息,并结合二维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2D视频图像信息,实时生成带有深度信息的三维立体通话视频;
E、主、被叫双方的3D电视机将各自生成的三维立体通话视频经过压缩和解压单元处理,以P2P的方式发送至通话对方所在3D电视机进行3D立体视频显示。
但是,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主、被叫双方实时生成带有深度信息的三维立体通话视频后,将该三维立体通话视频发送给对方,这样,由于需要对三维视频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因此传输数据量较大,一旦受到网络带宽和网络波动影响,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容易产生三维视频数据的丢失,从而出现马赛克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实现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传输数据量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实现方法,包括:
建立与对端装置的视频通话连接;
获取本端当前的2D图像;
根据该当前图像,生成本端用户对应的驱动参数,将生成的驱动参数发送给对端装置。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实现方法,包括:
建立与对端装置的视频通话连接;
通过3D建模得到对应于对端用户的3D模型;
接收对端装置发来的对端用户对应的驱动参数,使用该驱动参数,驱动对应于对端用户的3D模型做出相应动作。
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实现方法,包括:
建立与对端装置的视频通话连接;
获取本端当前的2D图像;
根据该当前图像,生成本端用户对应的驱动参数,将生成的驱动参数发送给对端装置;
通过3D建模得到对应于对端用户的3D模型;
接收对端装置发来的对端用户对应的驱动参数,使用该驱动参数,驱动对应于对端用户的3D模型做出相应动作。
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实现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对端装置的视频通话连接;
视频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端当前的2D图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图像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当前图像,生成本端用户对应的驱动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驱动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的驱动参数发送给对端装置。
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实现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对端装置的视频通话连接;
建模模块,用于通过3D建模得到对应于对端用户的3D模型;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装置发来的对端用户对应的驱动参数;
驱动模块,用于使用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对端用户对应的驱动参数,驱动建模模块得到的对应于对端用户的3D模型做出相应动作。
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实现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对端装置的视频通话连接;
视频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端当前的2D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处理视频文件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