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气静电与水吸收复合式净化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94719.6 | 申请日: | 2014-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银花;龙彬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花;龙彬发 |
主分类号: | F01N3/00 | 分类号: | F01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静电 吸收 复合 净化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净化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涉及汽车尾气静电与水吸收复合式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使用量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汽车尾气中含有NOx(氮氧化合物)、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和微尘物质(PM),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常见的汽车尾气治理方法是使用汽车尾气催化剂净化方法,这种方法的问题是经过催化后的尾气仍旧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出车外,对环境依旧有污染。随着近几年来雾霾天的增多,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消除汽车尾气污染源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并吸收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方法及其装置,从而减弱汽车对大气的污染。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利用静电吸附方法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微粒进行吸附,利用水和水溶液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微粒进行吸收,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晕发生极、收集极、水溶液、高压电源、臭氧催化剂、环形磁铁。
所述电晕发生极为金属网。
所述收集极浸没在水溶液表面以下。
所述水溶液吸收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根据尾气的成份进行化学成份配比。
所述环形磁铁用于产生引导带电微粒进入水溶液的磁场。
所述臭氧催化剂涂覆于吸收集表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利用静电吸附与磁场对运动带电微粒的偏转效应,再配合水溶液的全面吸收,能够干净地吸收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使之不排入大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汽车尾气静电与水吸收复合式净化方法及其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汽车尾气静电与水吸收复合式净化方法及其装置的实施例的环形磁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金属网构成的电晕发生极中的金属可以是铁、铜或者其它金属,其表面涂装有耐腐蚀、耐高温导电材料;吸收极中的金属部分可以是铁、铜或者其它金属材料。吸收极中的金属部分外表面包裹着一层高电阻率的绝缘材料例如聚乙烯等,在绝缘材料上再涂覆一层臭氧催化剂的涂层,臭氧催化剂可以选用AL2O3(三氧化二铝)为载体的氧化镍、氧化锰等。收集极可以是网状。吸收汽车尾气中污染物质所用的可以是水或者水溶液,其中水溶液可以根据污染物质的成份特点进行相应化学配比,例如针对酸性气体,水溶液可以是碱性水溶液如石灰水、氢氧化钠水溶液等。
本装置可以安装于汽车尾气排气管消声器后方。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为汽车尾气静电与水吸收复合式净化方法及其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装置主要包括电晕发生极1、收集极2、环形磁铁3、水溶液液面4、尾气出口5、尾气进口6、高压电源7,散热片8。
装置工作的时候,汽车尾气从尾气进口6进入,尾气中的污染物微粒在电晕发生极附近带上静电,微粒在磁场偏转和电晕发生极-收集极形成电场的双重作用下迅速进入水溶液中被吸收。为降低尾气本身温度,可以在尾气进口6附近加装散热片8预先对尾气进行降温处理。
图2为实施例的环形磁铁示意图,图中包括环形磁铁的一个极性1和另一个极性2。根据微粒的带电性质,根据洛伦茨定律可以调整环形磁铁的安装方向进而调整作用于带电运动微粒上磁场方向,使带电运动微粒运动方向始终向液面方向偏转。
在收集极中涂覆臭氧催化剂涂层,可以增加水溶液中臭氧的浓度,使水溶液成为高氧化性溶液。而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例如SO2(二氧化硫)、CO(一氧化碳)、NOx(氮氧化合物)很多都是低价态物质,通过高氧化性的水溶液将其转换成高价态物质并与水发生反应。例如二氧化硫经过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而三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硫酸。
为保持水溶液的吸收效率,装置中的水溶液可以定期更换或者使用水泵进行循环换水。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花;龙彬发,未经银花;龙彬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4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