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血渍多酶液体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89829.3 申请日: 2014-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3805348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1
发明(设计)人: 张红艳;马齐;张强;岳淑宁;李文孝;李忠铃;胡云红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1D1/37 分类号: C11D1/37;C11D3/386;C11D3/60;C11D3/00;C11D3/04;C11D3/20;C11D3/30;C11D3/26;C11D3/37;C11D3/28
代理公司: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罗笛
地址: 7106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血渍 液体 洗涤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血渍多酶液体洗涤剂,本发明还涉及该洗涤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酶是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催化剂,本身无毒性,并能完全被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在洗涤剂中配入各种高性能的酶可以显著提高洗涤剂的去污性能,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等。

血渍是各种污垢中难以去除的,血渍分新鲜血渍和陈旧性血渍两种,新鲜血渍中的铁是以亚铁形式存在,能溶于水,而陈旧性血渍的铁已被氧化成三价铁,并与蛋白质共同络合凝固,沾在织物上形成血斑后单纯靠化学洗涤剂难于洗掉。目前生活中常用来清洗血渍的多是强氧化剂或加酶洗衣粉,前者对衣物损伤较大,织物易退色;后者多是加入单一酶,洗涤效果并不理想。由于陈旧性血渍的组成十分复杂,往往血渍还含有脂肪成分并且被织物中上浆剂等淀粉成分牢牢胶结,仅靠一种酶达不到彻底清除污垢的作用,研究开发生物酶和化学洗涤剂协同去除血渍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已经受到很多洗涤剂开发商的关注。

市场上现有的清洗血渍的加酶洗涤剂仅添加一种或两种酶,而且表面活性剂多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主要成分,由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洗涤溶液中的酶活性影响较大,故而协同去污力较差,所以现有的加酶洗涤剂对于血渍尤其是陈旧性血渍的去除效果不理想。

经检索,在该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有①洗血灭菌洗衣粉(申请号为200710079655.2,公开日2009.2.18,公开号:CN101368144A),该发明在普通洗衣粉的基础上添加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硼酸等灭菌成分,所添加成分含苯,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在去血渍方面与普通洗衣粉并无差别②一种既能灭菌又能去除血渍的肥皂(申请号200710079653.3,公开日2009.2.18,公开号:CN101338148A),该发明是在皂基中添加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硼酸等灭菌成分,在去血渍方面与普通肥皂并无差别,所添加三种成分对皮肤均有腐蚀作用③洗血灭菌香皂(申请号为200710079654.8,公开日2008.9.10,公开号:CN101260349A),该发明在香皂皂基中均匀加入乙酰水杨酸、硼酸、香精等成分。缺点同上面两项专利。④一种含复合酶的去血渍洗涤粉(申请号为200910219116.3,公开日2010.6.2,公开号:CN101717699A),该发明是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含酶洗涤粉配方,缺点是使用过程中粉尘飞扬,易对呼吸道造成不适且溶解速度慢、漂洗时间长。

以上前三个专利存在的共同问题不含生物酶成分且所添加的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硼酸均是杀菌成分,对去血渍并无特别功效,反而对人的皮肤会有腐蚀作用;第四个专利属粉体剂型,存在溶解慢、粉尘大、难漂洗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血渍多酶液体洗涤剂,解决了现有洗涤剂去血渍能力差、溶解慢、漂洗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洗涤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去血渍多酶液体洗涤剂,由以下组分组成:α-烯基磺酸钠10%~20%wt、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10%wt、碱性蛋白酶500u~1500u/g、脂肪酶50u~150u/g、淀粉酶10u~50u/g、纤维素酶200u~700u/g、三乙醇胺2%~6%wt、尿素2%~6%wt、羧甲基纤维素钠0.5%~1%wt、荧光增白剂0.1%~0.3%wt、无水乙醇2%~6%wt、酶稳定剂1%~5%wt、防腐抗菌剂0.5%~1%wt、去离子水:余量。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荧光增白剂为二苯乙烯联苯二磺酸钠。

酶稳定剂由硼砂、丙二醇和氯化钙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

防腐抗菌剂由凯松、玉洁新、尼泊金甲酯和咪唑烷基脲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上述洗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称取以下各组分:α-烯基磺酸钠10%~20%wt、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10%wt、碱性蛋白酶500u~1500u/g、脂肪酶50u~150u/g、淀粉酶10u~50u/g、纤维素酶200u~700u/g、三乙醇胺2%~6%wt、尿素2%~6%wt、羧甲基纤维素钠0.5%~1%wt、荧光增白剂0.1%~0.3%wt、无水乙醇2%~6%wt、酶稳定剂1%~5%wt、防腐抗菌剂0.5%~1%wt、去离子水:余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未经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9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