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附子多糖诱导NKT细胞增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7827.0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金光瑞;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83 | 分类号: | C12N5/0783;A61K35/14;A61P35/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子 多糖 诱导 nkt 细胞 增殖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子多糖诱导自然杀伤T细胞增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的采用人外周血、骨髓或脐带血经体外分离纯化获得的单个核细胞,在中药附子多糖和人重组白介素2条件下连续培养,简便地获得大量的NKT细胞,表达NK1.1+和CD8+,并分泌IFN-γ,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的功能,可用于各类癌症包括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在内,以及多种病毒感染的多个疗程的免疫治疗。
背景技术
免疫细胞抗肿瘤抗病毒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没有目前常规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其相对安全,保证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尊严。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中,除T、B、NK细胞外,还存在一种新的细胞系-NKT细胞。这种细胞不仅其本身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效,而且还能刺激T、NK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其细胞毒效应,抑制GVHD的发生。NKT细胞疫苗多疗程治疗对患者疗效和生存期有着明显的帮助,并得到临床上认可。
目前,获得NKT细胞的来源主要为从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单独或组合诱导作用下,如重组人白介素2、重组人白介素15、重组人白介素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介素12、重组人白介素18,或与α-半乳糖神经鞘胺醇(α-Galcer)联合诱导作用,得到NK1.1+和TCRβ+的NKT细胞,细胞数量级为5×108个左右,仅满足1-2次的临床治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给患者的治疗,而且多疗程治疗时需要再次采血,给予患者很大的精神压力。
附子多糖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不仅能激活T细胞、B细胞、NK细胞、细胞毒细胞和LAK,能有效促使树突状细胞成熟,还能促进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集落刺激因子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生成。本发明通过人外周血、骨髓或脐带血中白细胞,经体外纯化获得的单个核细胞,应用附子多糖和重组白介素2联合连续培养,简便地获得大量的NK1.1+和CD8+NKT细胞,并分泌IFN-γ。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多疗程NKT细胞免疫治疗,持续发挥NKT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延长患者生存期,而且应用附子多糖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从人外周血、骨髓或脐带血中分离纯化出单个核细胞,一般为20毫升到300毫升,在多种细胞因子单独或组合诱导作用下,如重组人白介素2、重组人白介素15、重组人白介素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介素12、重组人白介素18,或与α-半乳糖神经鞘胺醇(α-Galcer)联合诱导作用,连续培养获得NKT细胞,其数量是有限的,仅为5×108个细胞左右。若一次NKT细胞疫苗治疗至少使用5×108个细胞,最多能满足1-2次的治疗。另外,NKT细胞激活后可通过分泌IL-4和IFN-γ调节Th细胞的分化,从而实现对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的调节。因而,为了实现NKT细胞的抗肿瘤、抗病毒的免疫应答,还需要促使NKT细胞分泌IFN-γ,发挥Th1的细胞免疫应答作用。
NKT细胞能对外源性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进行杀伤,NKT细胞需要持续地进行加强,维持对机体“非我”的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发和转移。因而NKT细胞疫苗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进行多次治疗,更好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延长生存期。通过现有技术获得的NKT细胞数量,没法完成患者的多次的治疗和保证患者的长期疗效。
附子多糖具有促进B、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促使人白细胞分泌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使淋巴细胞向Th1细胞分化,而介导免疫应答。本发明技术通过人外周血、骨髓和脐带血经体外纯化获得单个核细胞,经附子多糖和IL-2共同刺激作用,简便地增殖获得大量的NKT细胞,数量级可大于5×109以上,每次治疗时使用0.5×109NKT细胞,可用于多达5次以上。同时NKT细胞可表达NK1.1+和CD8+,分泌IFN-γ,可产生对肿瘤细胞的Th1细胞免疫应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7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