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并发数据上传和收集代价最小化的移动数据收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3090.5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6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涛;刘德芳;杨元元;杨阳;余红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02 | 分类号: | H04W40/02;H04W52/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并发 数据 上传 收集 代价 最小化 移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数据传输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并发数据上传和收集代价最小化(DaGCM)的移动数据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数据收集用于解决静态数据收集方式存在的问题,在移动数据收集模式中,一种特殊类型的移动节点(通常称为移动收集器,本发明中简称为SenCar)被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以使得静态传感器之间的连通变得更容易,移动收集器承担远距离的传感器的路由功能,由于传感器的部分或者全部路由由移动收集器承担,所以传感器上的能量能够被大大节约,传感器之间能量消耗的不均匀性也可以被有效地缓解,这对于具有有限能量和存储资源的传感器是非常希望的。
为了获得更加灵活的数据收集路径,研究人员利用分治方法提出了一种运动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为实现负载平衡递归地确定路径的拐点,以及为将网络的每一部分组织成一个簇,研究人员考虑了移动性控制,提出了能产生摆渡路径以满足流需求并最小化包延迟的算法,提出了一种调度移动节点以确保不会由于缓冲区溢出而引起数据丢失的算法。Ekici等提出了一种离线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基于传感器的数据产生速率和它们的位置信息来计算周期轨迹以避免在低速移动时数据丢失。
在上述现有的移动数据收集机制中,都是采用带单个天线的移动收集器来收集数据,并且没有考虑信道的衰落对数据传输速率的影响,导致数据收集延迟较大以及能量消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并发数据上传和收集代价最小化(DaGCM)的移动数据收集方法,将一个传感器在一个锚点的数据收集代价定义为该传感器在移动收集器在该锚点的逗留时间内上传到移动收集器的数据量的函数,该方法允许从传感器到移动收集器并发上传数据,从而大大缩短数据收集延迟和显著地减少能量消耗,获得较高的网络吞吐量和有效的资源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并发数据上传和收集代价最小化(DaGCM)的移动数据收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数据控制子算法(DCSA)迭代搜索计算传感器在每个锚点的最优产生数据量集合及其代价集合从而确定每个传感器在一次数据收集旅程中所产生的最优数据量;
步骤2、根据路由子算法(RSA)并行搜索计算流速率能量消耗代价和拥塞代价从而确定从传感器到移动收集器的最优数据路由;通过数据分割子算法(DSS)寻找最优的数据分割比例
步骤3、通过功率控制和相容性子算法(PCSA)和逗留时间分配子算法(STAS)并行搜索计算传感器的传输功率和移动收集器的逗留时间从而确定保证两个传感器兼容性的最优传输功率和移动收集器在每个锚点的最佳逗留时间。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的所述数据控制子算法(DCSA)具体步骤为:
每个传感器i在流守恒约束、链路容量约束下通过采用子梯度下降法并根据公式(1)和(2)分别获得传感器在每个锚点的最优产生数据量及其代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儿童安全的通信系统
- 下一篇:带抽屉的教学无线扩音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