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钼酸盐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化学转化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0618.3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占稳;刘晓辉;欧阳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2/44 | 分类号: | C23C22/44;C23C22/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何英君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钼酸 铝合金 表面 制备 化学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基于钼酸盐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化学转化膜方法,属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铬酸盐化学氧化技术因其工艺稳定,钝化膜层耐蚀性和稳定性优良,且膜层有均匀一致的颜色,被广泛应用于铝合金产品的表面防护。但六价铬是剧毒物质且存在致癌性。欧盟已经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禁止六价铬等6种有害物质使用的RoHS指令,电工电子设备的2002/95/EC指令;汽车行业的2000/53/EC指令。我国也在出台了相应法规,禁止投放市场的电子和电器设备使用含六价铬的产品,铬污染削减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工业清洁生产的重要目标,非六价铬转化膜应用推广技术在电镀行业中也被明确提出,每平方米金属产生废水中应减少六价铬18.3克。因此,寻求替代六价铬化学转化的环保型工艺迫切需要。
替代六价铬转化的环保型无铬化学转化工艺一直是铝材表面处理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虽然国内外市场上也有许多产品使用铝合金三价铬钝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六价铬钝化技术,认为三价铬的毒性只有六价铬的百分之一,但随着使用时间变长,三价铬产品容易转变含有六价铬物质,同样存在环保安全隐患。国内外对无铬钝化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从无机金属盐体系,到转向有机物,再到两者的复配体系的发展过程。无机金属盐体系包括Ti,Zr,Mn,Li,Fe,Mo,W,V等金属盐,报到较多的有稀土Ce和Ti/Zr盐。专利US988578提到以稀土Ce盐作成膜主盐,Cl离子作腐蚀剂,过氧化物作氧化剂,Sb、Se、等VA或VIA金属盐作促进剂,在铝等多种金属材料表面可以形成一层淡黄色膜,24小时,45℃下,氧化剂消耗量小于2%。但该发明主盐用量很大(80g/L以上),成本高,与漆膜结合力测试不理想,工业应用价值有限。专利CN102766862A发明的转化液配方基于无机的钒镐金属盐及其他无机化合物和少量有机酸,制备的铝合金表面钒镐转化膜耐腐蚀性能和铬酸盐转化膜相近,并具有自修复性能,但膜层没有颜色,不便于应用生产鉴别铝合金表面是否成膜。硅烷偶联剂(Y(CH2)nSiX3)是一类经常见报道了有机物金属表面保护剂。专利US7875318B2中报道了含有连在两个不同C原子作桥接的有机N尾基基团的硅烷剂,成膜性能优良。利用有机物膜作铬酸盐膜的替代,其明显的缺陷在于,硅烷尾基的改性设计难,处理成本较高,且有机膜无色,易划破,单一保护能力较差。无机-有机杂化膜通常是由有机物的水解,无机纳米颗粒或无机金属盐缓蚀剂的参杂通过共价键、配位键、氢键等作用而在基体形成一层网状膜。此类专利有较多的报道,如US2002/6419731专利中,描述了一种用于铝材上无铬防锈剂,有机物为一种水溶性树脂,并由锆的混合物、金属铝盐为无机参杂物。专利US2004/6736908中,也提到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体系,该发明以一种或几种特殊的水溶或可分散的有机树脂作有机成分,参杂钒酸盐及Zr、Ti、Mo、W、Ce一种以上的可溶性金属盐,得到的膜层有优良的耐碱性及耐指纹性。US2010/0009083“无铬转化膜”专利中报道了两种导电聚合物聚吡咯和聚乙烯二氧噻吩与氟锆酸钾的杂化体系。导电性能更好的聚乙烯二氧噻吩体系优于聚吡咯体系,其最佳体系防护效果可以和Alodine1200相当。
总的来看,有机单一或复合钝化技术得到的膜层耐蚀性可以暂时达到铬酸盐的水平,但其溶液稳定性有较大问题,膜层无色,成本高,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针对工业生产需要,为满足处理液稳定、环保、成本较低,转化膜有明显色泽,膜层耐蚀性较好,膜层与漆膜配套性好,选择无机复合体系钝化技术可作为无铬钝化的大体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钼酸盐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化学转化膜方法,使在铝合金表面获得均匀致密,耐腐蚀性良好,并具有醒目色彩的钼钛转化膜;以替代或减少采用传统的铝合金表面六价铬化学处理方法。
一、本发明一种基于钼酸盐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化学转化膜方法,其制备化学转化膜的化学转化处理液由钼酸盐、氟钛酸盐、氟锆酸盐和络合剂组份组成,根据配方,按先后顺序向蒸馏水中添加钼酸盐、氟钛酸盐、氟锆酸盐和络合剂配制均匀混合溶液,再以稀硝酸调整溶液pH至规定值,制备成为化学转化处理液,所述化学转化处理液,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份配方如下:
钼酸盐 0.3-2g/L
选自钼酸铵、钼酸钠、钼酸钾的一种或几种;
氟钛酸盐 1.6-2.4g/L
选自氟钛酸钾、氟钛酸钠的一种或两种;
氟锆酸盐 0.6-1g/L
选自氟锆酸钾、氟锆酸钠的一种或两种;
络合剂 0.4-4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未经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0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用于负载管理的主动排气口的主动垫式安全气囊
- 下一篇:漂浮气囊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