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料用霉菌毒素脱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0031.2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9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锋;胡学生;庞旭;潘海朋;杨淑仪;王丹凤;何婷先;胡学锋;胡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L1/01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 霉菌 毒素 脱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用霉菌毒素脱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霉菌毒素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据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有大约5~7%的粮食、饲料等农产品受到霉菌的侵害,25%的谷物被已知霉菌毒素污染,并造成每年数千亿美元的损失。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饲料行业由霉菌毒素污染引起损失估计高于10亿美元,而美国则高达25亿美元,同时亚太地区生产的配合饲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约为1.6亿吨,每年造成全球高达百亿美元的损失。
霉菌毒素是由一些真菌如曲霉菌、镰刀菌、青霉菌等在生长成熟后所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这些毒素在谷物的收获、储存、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均可产生。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400余种,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这些毒素耐高温、耐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处理,毒力强,对人和动物危害极大。如黄曲霉毒素对人畜有强烈的致病性和致癌性,是目前毒性最强危害最严重的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是一种生殖系统毒素,可引起雌性激素过多,导致动物雌性化中毒,特别是对猪的作用尤为显著,会导致阴部发生病变,乳腺肿胀,并有卵巢囊肿发生,还可导致小牛性早熟,奶牛阴道炎,发情期延长等。呕吐毒素与奶牛采食量下降和产奶量下降密切相关。呕吐毒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在奶牛体内表现更明显。
霉菌毒素在谷物、及谷物原料制成的饲料等产品中广泛存在,如玉米、小麦、大米、花生、麦麸、畜禽饲料等。多雨潮湿的环境极易造成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标。霉菌毒素的污染对畜禽类有严重的危害并导致动物产量下降,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并导致各种疾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目前国内外霉菌毒素脱毒添加剂主要使用硅铝酸盐等多孔物理材料对霉菌毒素的吸附,虽然吸附率较高,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比如氨基酸、维生素等均能被吸收,从而降低了食品、饲料等产品的营养价值。
微生物细胞壁具有对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酵母葡聚糖能够有效的吸附霉菌毒素,有类似的作用还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细胞壁等。因上述微生物均为有益菌,因此既能保证吸附毒素的效果,又安全无毒。可减少无机的硅铝酸盐的用量,降低霉菌毒素脱毒剂对食品和饲料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吸附。专利号为201210530368.X的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霉菌毒素脱毒剂,脱毒剂由10~20份藻类提取物、20~50份酵母细胞壁、30~50份蒙脱石、25~40份枯草芽孢杆菌组成;该脱毒剂能有效去除畜禽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并提高畜禽的机体免疫力,但是该脱毒剂的缺点是所述脱毒剂仅仅能通过吸附作用来消除饲料中的毒素,其清除效果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饲料用霉菌毒素脱毒剂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饲料用霉菌毒素脱毒剂。本发明所述脱毒剂能有效去除饲料或谷物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霉菌毒素,有效提高畜禽饲料的原料利用率,增强动物免疫力,预防疾病,增加畜产品产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饲料用霉菌毒素脱毒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饲料用霉菌毒素脱毒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饲料用霉菌毒素脱毒剂,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蒙脱石30~80份、膨润土10~30份、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浓缩物1~15份、灭活复合乳酸菌及其发酵浓缩物1~15份、酵母细胞壁10~45份。
更优选地,所述脱毒剂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蒙脱石45份、膨润土15份、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浓缩物5份、灭活乳酸菌及其发酵浓缩物10份、酵母细胞壁多糖25份。
优选地,所述芽孢杆菌选自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或地衣芽孢杆菌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芽孢杆菌是农业部饲料添加剂中允许添加的有益微生物。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0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