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家庭网关实现对智能电视播放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9088.0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6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薛凯军;曾珊;罗笑南;李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 | 分类号: | H04N21/436;H04N21/258;H04N21/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家庭 网关 实现 智能 电视 播放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家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家庭网关实现对智能电视播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家庭网络(Home Network)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家庭信息化平台,是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设备、家庭求助报警等设备互连和管理,以及数据和多媒体信息共享的系统。涉及到了电信、家电、IT等行业。
智能家庭网络是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又一个高科技产物。它借助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家庭内各种家电和设备连网,通过网络为人们提供各种丰富、多样化、个性化、方便、舒适、安全和高效的服务。家庭网络化也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实现家庭内部信息与家庭外部信息的交换,无疑是家庭连网的目的所在。它的实现需要设计一个理想的家庭网关。但目前的家庭网关可扩展性不足,不能够兼容多业务的需求,从而不能很好满足用户需求方便,其不能兼容各种网络接入和安防的要求。
随着宽带网络的迅猛发展,宽带接入、SOHO应用开始逐步演变为以家庭多媒体通信、娱乐、安防和智能家居控制为应用体验的数字家庭网络。以往家庭中一部电话、一台PC的传统通信应用模式开始发生变化,伴随着家庭休闲娱乐等应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期盼这样一幅美好景象:可以把自己电脑中储存的高清晰影视片在家中的大屏幕电视上播放;可以在上班时间通过手机遥控家中的DVD刻录机录下精彩的NBA总决赛;在回家的路上通过掌上电脑遥控家中微波炉做好晚饭或是开启空调并调节好室内温度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交互电视与多媒体技术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传统的电视系统信息单向传送,用户只能被动接收。同时也因为青少年以及儿童沉迷电视而给他们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青少年以及儿童患近视以及肥胖的人数逐渐增加,因此,对青少年以及儿童观看电视时间及节目进行限制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电视控制播放时间现有的技术就是通过在电视里置入微处理器,通过电视遥控器设定账户以及限制收视时间。现有的技术虽然可以起到控制电视播放时间的作用,但是没有实现网络互联功能,用遥控器操作不利于用户交互。并且现有的技术不能灵活的设置可观看频道,不能针对每一天设置不同的方案。也不能实现返回用户观看记录信息。实时性以及交互性能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家庭网关实现智能控制电视播放系统与方法。其核心包括一种家庭网络多业务平台的系统架构和一种基于该架构的智能控制电视播放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家庭网关实现对智能电视播放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家庭网关基于路由器接收管理用户登录请求;
基于登录请求设置相应用户的电视播放需求;
在有用户播放电视时,判断用户身份信息,基于电视播放需求控制智能电视播放时间。
所述管理用户登陆请求包括:用户账号信息和密码信息,所述密码信息为密码验证或者指纹信息。
所述家庭网关基于路由器接收管理用户登录请求包括:
路由器接收移动终端或者电脑终端发送的账号信息和密码信息。
所述电视播放需求包括:观看电视段、观看节目频道。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观看时间到达时,家庭网关发送控制命令控制智能电视自动关闭电视 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家庭网关接收管理用户的请求,向管理用户发送智能电视播放时间及节目信息的记录。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家庭网关实现对智能电视播放控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路由器,用于接收管理用户登录请求,并转发给家庭网关;
家庭网关,接收用户登录请求,基于登录请求设置相应用户的电视播放需求;在有用户播放电视时,判断用户身份信息,基于电视播放需求控制智能电视播放时间;
智能电视,用于受控于家庭网关控制智能电视播放时间。
所述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或者电脑终端,用于提供管理用户登录,向路由器发送账号信息和密码信息,以及向家庭网关发送请求,接收智能电视播放时间及节目信息的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9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