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酰肼功能化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9153.1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倪才华;张猛;李旺;张亚南;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3/24;A61K47/59;A61K9/16;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功能 聚乙烯醇 制备 | ||
1.一种微米级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过程经历了两步:
(1)将重10克、计50mmoL聚乙二醇PEG200溶解到360mL无水二甲亚砜和40mL氯仿的混合溶剂中,将体积58mL、计600mmoL乙酸酐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在25℃下反应10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倾入1500mL乙醚中沉淀,将该沉淀物用氯仿溶解和用乙醚重沉淀,反复操作两次,真空干燥后得到粘性液体,双醛基聚乙二醇,代号PEGCHO-200;
(2)通过内源法将聚乙烯醇与双醛基聚乙二醇PEGCHO-200按照质量比分别为10∶3、10∶5、10∶7或10∶9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按照水/油比为1∶4将上述水溶液与石蜡油混合,添加3%span80,高速搅拌制备成反相悬浮体系,配制1∶1盐酸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悬浮体系中,升温到45℃,通过氢质子向水相的扩散促使聚乙烯醇交联,反应8小时后结束,过滤微球,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泡洗涤,最后真空干燥后得到微球,微球直径可调,分布在100微米到650微米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米级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聚乙二醇PEG200可用PEG400,PEG1000或PEG2000替代。
3.一种表面酰肼功能化聚乙烯醇微球,其特征是以权利要求1中的聚乙烯醇微球为主体,通过表面改性,形成酰肼功能化聚乙烯醇微球,其中酰肼基团的含量占聚乙烯醇微球重量的1%-5%。
4.一种表面酰肼功能化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经过三步反应,将聚乙烯醇微球表面羟基转变为酰肼功能基团,三步反应分别为:
第一步:首先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方法制备微米级聚乙烯醇微球,以二甲基氨基吡啶为催化剂,按所述聚乙烯醇微球与丁二酸酐质量比在1∶1到1∶10之间混合后加入到丁二酸酐的吡啶溶液中,吡啶溶液体积为50mL,反应6小时后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接枝有丁二酸酐的微球;
第二步: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上述微球和27.6g乙醇,磁力搅拌下依次加入25mL环己烷和一定量的一水合硫酸氢钠,其质量范围在1.0g到5.0g之间,于70℃条件下反应6小时,停止反应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过滤、乙醇洗涤并干燥即可得到相应酯化微球;
第三步:在250mL烧杯中加入乙酯化的上述微球和80mL乙醇和12g水合肼,水合肼的浓度为80%,在40℃下反应5小时,经过滤干燥后即得表面酰肼功能化聚乙烯醇微球。
5.一种共价负载阿霉素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制备任意一种表面酰肼功能化聚乙烯醇微球,然后配制50mL的阿霉素溶液,其浓度为0.2mg/mL,调节pH值至中性,加入150mg所述微球,常温下反应144小时,经过滤、干燥后即可得到载药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1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H敏感性半透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经界面改性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