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4000.8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2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周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00 | 分类号: | H02P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同步电动机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电机控制理论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得以迅速的推广应用。与传统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损耗少、效率高、节电效果明显的优点。永磁同步电动机以永磁体提供励磁,使电动机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费用,且省去了容易出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提高了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又因无需励磁电流,没有励磁损耗,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因而它是近几年研究较多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电动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幅性能好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电路,包括旋转变压器激磁电路,所述旋转变压器激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滑动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五电阻、第二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端接+12V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端接-12V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激磁电路采用文氏振荡电路结构,增加二级管D1、D2进行稳幅。采用高电压大电流运算放大器OPA544同时完成振荡以及驱动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对两相正交的旋转变压器位置信号进行轴角转换,或采用DSP的QEP电路对增量型编码器的两相正交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数字转角信号;进而在DSP内对数字位置转角信号以及电流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并进行坐标变换及解藕控制计算,输出三相空间矢量SPWM进行电机的驱动。如图1所示的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电路,包括旋转变压器激磁电路,所述旋转变压器激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滑动电阻R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运算放大器E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E1的同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E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E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E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