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脑次苷的合成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8204.0 申请日: 2014-02-21
公开(公告)号: CN104861011A 公开(公告)日: 2015-08-26
发明(设计)人: 凌益平;陈莉;谭昌恒;骆宏丰;曲世津;骆雅琴;徐玲杰 申请(专利权)人: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H15/203 分类号: C07H15/203;C07H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23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龙脑次苷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药材麦冬的一个重要活性成分龙脑次苷(右旋龙脑葡萄糖苷)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龙脑次苷(右旋龙脑葡萄糖苷)是参麦注射液中的主要药材——麦冬的重要活性成分,有保护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内皮细胞NO释放和抗低密度脂蛋白酶氧化等作用,发明者之前的研究也表明龙脑次苷能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I/R)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且有浓度依赖效应,有较强的促进NO释放的作用和较强的抗氧化效果,是麦冬中的主要心血管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已上市的参麦注射液所选取的麦冬药材产地不同,主要为浙麦冬和川麦冬,发明人经过多项研究发现龙脑次苷在浙麦冬中的含量远大于川麦冬,故该成分可以用于确定麦冬的药材基原,从而有助于评价参麦注射液的质量优劣。

早在1983年,金田宣等(金田宣等.Studies on the Components of Ophiopogon Roots(China). I[J].Yakugaku zasshi.1983,103(11):1133-1139.)首次从20kg的浙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er)中分得龙脑次苷300 mg,利用MS、1H-NMR和13C-NMR,以及酸水解后TLC和GLC标准品对照的方法,确认龙脑次苷的绝对化学结构为:l-Borneol -α-D-glucopyranoside。

此外,有报导从菊科泽兰属植物(Motoo Tori. Sesquiterpenoids Isolated from Eupatorium glehnii.Isolation of Guaiaglehnin A,Structure Revision of Hiyodorilactone B and Genetic Comparison[J].Chem.Pharm.Bull. 2008,56(5):677—681.)和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Thymus vulgaris L.的叶子(Junichi Kitajima.Monoterpenoids and their glycosides from the leaf of thyme[J]. Phytochemistry. 2004(65):3279–3287.)中,也分得了龙脑次苷。已报导含龙脑次苷的植物只有浙麦冬(得率300mg/20kg), Eupatorium glehnii (得率4.5mg /4.4kg药材)和百里香叶(得率120mg/2kg),其中百里香叶的含量最高,约为浙麦冬的4倍。从植物中提取龙脑次苷,即使以含量最高的百里香叶来计算,要得到10g的龙脑次苷也需要至少200kg的药材,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超出实验室的设备要求,且龙脑次苷的合成没有文献报导,故目前急需一种快速,简便,收率较高的龙脑次苷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龙脑次苷合成工艺,取代高生产成本的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方法。

本发明拟右旋龙脑(I)和乙酰溴-α-D-葡萄糖(II)作为原料来合成龙脑次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两个反应步骤:

1)以惰性气体保护,在无水有机溶液中,以化合物I((-)-Borneol,CAS:464-45-9)和化合物II(Acetobromo-α-D-glucose,CAS:572-09-8)为原料,以碳酸银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避光反应,反应中需加入干燥剂。其中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甲苯,乙醚,二甲基亚砜或甲醇;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质量比为1:0.5~8;化合物I和催化剂碳酸银的质量比为1:0.5~6;干燥剂为分子筛,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或碱石灰;反应温度为0℃~60℃;反应时间为10~48h。反应液过滤后浓缩,得到反应物粗品,粗品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提取后重结晶,得中间产物化合物III。

2)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将反应步骤1中的产物化合物III溶于无水甲醇中,加入新鲜制备的1 M甲醇钠溶液,室温反应至完全,调反应液pH值至中性中止反应,过滤,浓缩,得反应物粗品,粗品用反相硅胶柱层析法分离提取,浓缩,干燥,重结晶后得白色粉末状的化合物龙脑次苷。

本反应步骤1)优选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质量比为1:2~4;化合物I和催化剂碳酸银的质量比为1:2~4;干燥剂为分子筛;反应温度为20℃~40℃;反应时间为20~30h。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8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