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燃气管道介质泄漏特性测量的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5972.0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1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黄学梁;王力伟;唐兴华;王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燃气 管道 介质 泄漏 特性 测量 实验 装置 | ||
1.一种实现燃气管道介质泄漏特性测量的实验装置,包括气源装置、进气管道装置、排气装置与泄漏测量装置;所述气源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此空气压缩机(1)通过输气软管(2)与储气罐(3)连通;所述进气管道装置包括进气管道(5),并在进气管道(5)上安装有进气端质量流量计(6)和进气端压力表(7);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道(10),排气管道(10)上安装有出气端压力表(8)与调压阀(9);所述泄漏测量装置包括L形压紧管道(20),L形压紧管道(20)前端、中部与后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泄漏端质量流量计(21)与泄漏端排气管道(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装置后部串联有直管泄漏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燃气管道介质泄漏特性测量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泄漏装置(14)上开有泄漏口B,此泄漏口B上部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下部分为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内螺纹孔的直径,所述直流泄漏装置(14)内放置有泄漏试件(12),所述泄漏试件(12)呈凸字形圆柱体,在上半段圆柱体中心处压制有实验所需的圆形孔,下半段圆柱体的中心处设有便于气体流入较大的圆孔,所述泄漏试件(12)两侧设有与通孔相配的密封圈(11)。
3.一种实现燃气管道介质泄漏特性测量的实验装置,包括气源装置、进气管道装置、排气装置与泄漏测量装置;所述气源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此空气压缩机(1)通过输气软管(2)与储气罐(3)连通;所述进气管道装置包括进气管道(5),并在进气管道(5)上安装有进气端质量流量计(6)和进气端压力表(7);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道(10),排气管道(10)上安装有出气端压力表(8)与调压阀(9);所述泄漏测量装置包括L形压紧管道(20),L形压紧管道(20)前端、中部与后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泄漏端质量流量计(21)与泄漏端排气管道(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装置后部串联有弯头泄漏管道装置(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燃气管道介质泄漏特性测量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泄漏管道装置(13)上开有泄漏口A,此泄漏口A上部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下部分为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内螺纹孔的直径,所述弯头泄漏管道装置(13)内放置有泄漏试件(12),所述泄漏试件(12)呈凸字形圆柱体,在上半段圆柱体中心处压制有实验所需的圆形孔,下半段圆柱体的中心处设有便于气体流入较大的圆孔,所述泄漏试件(12)两侧设有与通孔相配的密封圈(11)。
5.一种实现燃气管道介质泄漏特性测量的实验装置,包括气源装置、进气管道装置、排气装置与泄漏测量装置;所述气源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此空气压缩机(1)通过输气软管(2)与储气罐(3)连通;所述进气管道装置包括进气管道(5),并在进气管道(5)上安装有进气端质量流量计(6)和进气端压力表(7);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道(10),排气管道(10)上安装有出气端压力表(8)与调压阀(9);所述泄漏测量装置包括L形压紧管道(20),L形压紧管道(20)前端、中部与后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泄漏端质量流量计(24)与泄漏端排气管道(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装置后部串联有三通泄漏管道装置(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燃气管道介质泄漏特性测量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泄漏管道装置(15)上开有泄漏口C,此泄漏口C上部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下部分为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内螺纹孔的直径,三通泄漏管道装置(15)下部的接口处安装有出气端压力表II(23)、调压阀II(24)与排气端管道II(25),所述三通泄漏管道装置(15)内放置有泄漏试件(12),所述泄漏试件(12)呈凸字形圆柱体,在上半段圆柱体中心处压制有实验所需的圆形孔,下半段圆柱体的中心处设有便于气体流入较大的圆孔,所述泄漏试件(12)两侧设有与通孔相配的密封圈(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59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与应用其的显示面板
- 下一篇: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