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0223.9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沭阳冠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制作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塑材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中,许多用品皆具有握把可供握持,以运动用品为例,如高尔夫球握把、羽球拍握把、网球拍握把;或以车用为例,如自行车或机车之手把,此等握把结构大部分皆以发泡塑材制成。在制作过程必须先准备成型模具,并将发泡材料放置在该模具之中,透过模具加热并压合之后成为管形,并透过表面研磨后完成握把结构进行制作。
然而,模具由设计开发至制作完成,所须的费用相当昂贵,因而造成整体制程成本提高,且利用模具成型握把结构,在后续制作中必须利用人工进行表面研磨,使握把结构制作过程变得繁琐且冗长。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制作习用握把结构之问题者,即为本发明之主要重点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它在制作中无需模具,降低制作成本,而且制作时其管形塑材的外壁直接进行研磨无需人工进行再次加工,其提高了制作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上设有水平横向设置的转轴,供所需加工的带体的前端以与转轴呈倾斜状盘至转轴并随转轴旋转而呈螺旋状紧密卷绕并沿转轴的延伸方向传送;
在转轴的前端周围设有加热件,加热件对着转轴,供该带体呈螺旋状卷绕时,于接缝处提供热源而热熔结合。
所述基座上设有送带架,送带架与转轴之间具有倾斜角,送带架与转轴之间倾斜角度可调,其根据带体的宽度做相应的调整,带体宽度越大,倾斜角度越大,设置度送带架上放置有带体,带体前部呈螺旋状盘绕于转轴上。
所述基座上设有滚压轮,滚压轮靠近加热件、其压靠在转轴的前端盘绕有的带体上。
所述基座上设有磨轮,磨轮在滚压轮的后方,磨轮压靠在转轴上盘绕有的带体上,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推抵件,推抵件靠近磨轮,推抵件也压靠在转轴上盘绕有的带体上。
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冷却滚轮,冷却滚轮在磨轮和滚压轮之间,冷却滚轮与转轴上盘绕有的带体相接触。
所述转轴的前端套设有导热金属制成的金属套,金属套上部成型有入料口,带体的前端穿过入料口盘绕在转轴上,金属套的侧壁成型有缺口,滚压轮插套在缺口中并压靠在转轴上盘绕有的带体上。
所述加热件插套在金属套的上部成形有的插口中,插口在入料口旁,保证带体不会前后移动。
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基座上的传动组件从而使转轴转动;
(2)、将该带体置于转轴的前端以一倾斜的角度盘至转轴并随转轴旋转而呈螺旋状紧密卷绕并沿转轴的延伸方向传送;
(3)、带体在盘绕时,加热件在转轴的前端盘绕的相邻两圈的带体部分之间的接缝处提供热源,使相邻两圈带体部分相靠近处热熔结合;
(4)、加工完成后的带体由转轴的后端脱出,并将脱出部分进行裁剪后,得到一符合制作要求的管形塑材制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它在制作中无需模具,降低制作成本。
2、它在制作时其管形塑材的外壁直接进行研磨无需人工进行再次加工,其提高了制作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发明的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转轴、加热件与滚压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另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的局部侧视图;
图8是另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的局部俯视图;
图9是另一种管形发泡塑材制作装置的的转轴、加热件、滚压轮和金属套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沭阳冠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沭阳冠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