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塑复合板、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9789.1 | 申请日: | 2014-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邓丽莉;鲁小城;赵磊;解廷秀;李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27D1/00;B27N3/02;B27N3/10;B32B17/06;B32B17/10;B32B21/08;B32B27/04;B32B9/02;B32B9/04;B32B33/00;B27M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板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1.一种木塑复合板在集装箱底板中的应用,所述木塑复合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所述芯层包括中芯层和增强层,所述芯层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两性胶粘薄膜与所述面层和所述底层连接;
所述增强层位于中芯层的两侧或中间;所述增强层选自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所述增强层的厚度为2~5mm;
所述中芯层为木塑复合材料;所述木塑复合材料中的热塑性树脂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植物纤维粉末选自竹子粉末;所述中芯层的单层厚度为8~16mm;
所述面层或所述底层均为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所述面层或所述底层厚度均为2~5mm;所述芯层总厚度为18~24mm;
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中的纤维选自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中的树脂基体为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混合物、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混合物、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的混合物或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的混合物;
所述的木塑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芯层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覆上两性胶粘薄膜,然后分别覆上面层和底层,最后热压、保压;再分段降压和排气或先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木塑复合板;
所述分段降压为压力降到原先压力的一半,保持3~5min后卸压;
所述热压的温度为135~145℃;
所述面层或所述底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纤维铺展开,与挤出熔融的树脂基体复合,再经过滚压后,得到纤维增强热塑性的预浸带,预浸带中纤维的质量百分数为40~55%,然后在温度为160~240℃,压力为2~4MPa的条件下,将纤维增强热塑性的预浸带热压成板材,热压时间为20~30min,然后再冷压30~40min,得到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作为所述面层或所述底层;
所述芯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中芯层和增强层进行铺放,相邻两层间覆上两性胶粘薄膜,铺放好后加入热压机中经过热压成型和冷压后得到所述芯层;
所述中芯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热塑性树脂与植物纤维粉末机械混合,植物纤维粉末占中芯层的质量百分数为50~70%,混合均匀后放入挤出料筒中,再经过螺杆后,在温度为170~180℃下挤出,冷却成型,得到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所述中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的层数为1~5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选自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板材、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板材或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板材中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中,纤维的质量百分数为40~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胶粘薄膜为聚乙烯膜,克重为50~100g/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的压力为1.5~3.0MPa,时间为10~18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铺放方式为,按照从上到下依次为增强层、中芯层、增强层的顺序进行铺放或按照从上到下依次为中芯层、增强层、中芯层的顺序进行铺放或按照从上到下依次为增强层、中芯层、增强层、中芯层、增强层的顺序进行铺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97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材增强阻燃改性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标签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