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封装体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8643.5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5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裴小明;曹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丰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4;H01L3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封装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封装体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白光LED产品的封装方式是将LED晶片通过固晶胶粘接或共晶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上的碗杯中,采用金线将晶片的正极连接于支架的正极,将晶片的负极连接于支架的负极,再向碗杯中填充符合目标色区的荧光胶。由于支架、荧光胶、用于粘接晶片的胶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LED封装体容易在支架、荧光胶、金线、胶体等方面出现可靠性问题;且LED支架种类繁多,粘接晶片和支架正负极的材质多为PPA,PCT及EMC材质,其耐高温性,气密性均有较大缺陷,进而影响LED产品的可靠性。虽然陶瓷支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较好的气密性,但支架成本接近晶片成本,且陶瓷支架封装LED制费昂贵,设备投入大,导致陶瓷支架的LED产品产能小,价格高。因此,支架封装结构的LED产品在可靠性,使用寿命,制造成本及价格方面的缺陷均是LED产品替代传统照明产品的较大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封装体,旨在提高LED产品的可靠性,保证其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封装体,包括覆晶晶片、包覆于所述覆晶晶片之外的荧光胶及包覆于所述荧光胶之外的透明封装胶;所述覆晶晶片的底部设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荧光胶的外周向外延伸形成一帽沿型的外沿,所述透明封装胶的外周延伸至所述外沿之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所述的LED封装体。
本发明提供的LED封装体与传统支架封装的LED产品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整个封装体仅由覆晶晶片、荧光胶、透明封装胶及晶片底部扩展电极组成,省去支架、金线等物料,且覆晶晶片、荧光胶和透明封装胶性能均极稳定,可靠性远高于支架和金线的封装模式,进而避免由于支架和胶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产品可靠性问题,保证其超长的使用寿命,并可节约大量成本,提高产能;
第二、荧光胶和透明封装层不采用碗杯形式,制造时不需要采用点胶机向碗杯内一一点胶,物料利用率高,降低了封装成本;
第三、不采用支架封装,进行荧光胶和透明封装胶的涂覆时,无支架形状的限制,利于LED产品的大规模集成封装,利于封装器件的成本降低;
第四、荧光胶直接涂覆于覆晶晶片表面,不同于支架碗杯承载荧光胶的方式,大量减少光子在荧光粉间的内部散射等损耗,利于提升产品的亮度;
第五、由于不采用支架承载晶片,覆晶晶片底部正负极无需昂贵的一定厚度(3μm左右)的金锡合金层,仅蒸镀金层或银层扩展电极即可与应用端锡膏等焊料焊接,大幅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封装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封装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封装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封装体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封装体的三种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封装体包括:覆晶晶片1,包覆于覆晶晶片1之外的荧光胶2及包覆于荧光胶2之外的透明封装胶3,覆晶晶片1的底部设有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进一步地,于该正电极11的表面还可以设有扩展正电极41,于该负电极12的表面还设有扩展负电极42,该扩展正电极41和扩展负电极42分别延伸至整个LED封装体的底部的两端。另外,荧光胶2的外周向外延伸形成一帽沿型的外沿21,透明封装胶3的外周延伸至荧光胶2的外沿21之上,扩展正电极41和扩展负电极42延伸至该外沿21的外端部。该LED封装体的覆晶晶片1发出的光经过荧光胶2的过程中激发荧光粉,荧光粉产生的荧光与覆晶晶片1发出的光混合形成白光。白光经过上方透明封装胶3后改变传输路径,进而改变光束的传输方向和发散角度,最终以预设的角度射出。
进一步参考图1~3,透明封装胶3可以是平面结构,也可以是透镜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合理结构,具体形状根据应用端的需求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丰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丰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8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