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醋酸杆菌及其利用杏皮渣固态发酵制备的果醋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7460.1 | 申请日: | 2014-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傅力;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00;C12N15/01;C12J1/04;C12R1/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4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醋酸 杆菌 及其 利用 杏皮渣 固态 发酵 制备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发酵工业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突变菌种采用固态发酵酿造杏皮渣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果醋酿造过程中我国主要用到的有两种醋酸菌。一种是果醋液态发酵中使用的菌种是Asl.41(A.rancensL.)恶臭醋酸杆菌浑浊变种,另一种是沪酿1.01醋酸杆菌(A.lovanienseL.)罗旺醋酸杆菌,是上海酿造科学研究所和上海醋厂从丹东速酿醋中分离的菌种。这两种醋酸菌最初是用于食醋发酵工业,不仅产酸能力和耐酒精能力都有待提高,而且发酵果醋形成的风味也不佳,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出现产酸能力、耐酒精能力和产香能力不理想的问题。
经检索现有技术可知,李湘利、冉旭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研究了壳聚糖对金丝枣醋和葡萄醋的澄清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可以提高金丝枣醋、葡萄醋的澄清度。周杨使用果胶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复合酶澄清木瓜果醋发酵液,效果较好。史经略研究了用明胶溶液来解决果醋的非生物返混。张善宝、赵欣宇采用硅藻土分别对红枣果醋和金红苹果果醋澄清进行了研究。李华兰采用超滤技术对桑果醋澄清进行了研究。马永昆对不同年份镇江香醋香气成分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采取固相微萃取提取香气成分,共得到52种风味物质;解华东对岐山高粱醋陈化期香气成分进行研究,酸类物质为主要风味物质;鲁周 民采用不同发酵方式对柿果醋香气成分进行研究,共分离挥发性成分63种;崔涛研究了砂梨及其果醋的香气成分,共获得15种果醋香气成分;王永苓对沙棘果醋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了82种香气成分。
杏皮渣是加工成杏果浆、杏果汁和饮料后产生的副产品。根据资料记载,每生产1吨杏浓缩浆约需2.7吨原料杏,同时产杏皮渣0.225吨。随着杏皮渣的大量积累,大部分杏皮渣作为饲料或肥料应用,杏皮渣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附加值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我国对杏皮渣综合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疆,何伟研究了以杏皮渣为原料的酿造杏皮渣白兰地酒精发酵阶段的主要工艺条件。潘杨、王桓等研究了从杏渣里提取色素的工艺。郭金喜研究了从杏渣中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窦芹、李芳等以乙酸乙酯为浸提溶剂,从杏渣中提取到类胡萝卜素。李文慧、徐麟等研究了以杏皮渣为原料生产果醋饮料的工艺。
我国食醋生产工艺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固态发酵法和液面静置发酵法,深层液体发酵法占我国食醋总产量的6%。利用固态发酵法和半固-液态发酵方法生产果醋的研究较少。适宜于固态发酵酿造杏皮渣醋的醋酸菌尚属空白。杏皮渣醋及其醋饮料的研发是利用杏皮渣的有效途径之一。优选适合于酿制杏皮渣醋的专用醋酸菌,研究和创新杏皮渣醋发酵工艺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杏皮渣醋的开发对于提高杏皮渣的附加值,促进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固态发酵法和半固-液态发酵方法生产果醋的研究较少,适宜于固态发酵酿造杏皮渣醋的醋酸菌尚属空白。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固态发酵酿造杏皮渣醋醋酸菌突变株的育种及利用该突变菌种固态发酵制备杏皮渣醋的方法,本发明将醋酸菌株 经过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诱变获得的醋酸菌突变株,是一种遗传性稳定、发酵性能优良的醋酸菌种,利用该菌株确定的固态发酵工艺能生产杏皮渣醋。
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固态发酵酿造杏皮渣醋的突变株醋酸杆菌,菌种的编号为AcF1,菌种经鉴定名称为:Acetobacter pomorum AcF1,属于醋酸单胞菌属。
本发明从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杏果园中取土样,从中优选出一批优良的醋酸杆菌,以亚硝基胍和紫外线二者交替处理醋酸菌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获得其中一株菌种编号为AcF1,经鉴定为醋酸单胞菌属,将该菌种Acetobacter pomorum AcF1应用于固态发酵酿造杏皮渣醋,制备获得典型性杏皮渣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山师范学院,未经韩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7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