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矿物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0801.2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张芝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矿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的无机矿物肥。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借助于施肥。目前世界范围内施肥都是以化肥为主,但是,由于长期过量或不合理施用化肥,致使土壤中各营养比例失调,造成了土壤的板结,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且化肥的生产和施用会引起大气和水资源污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型肥料,主要以水溶肥为主,水溶性肥料是一种可以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它能迅速的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农作物吸收,而且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实现水肥一体化,达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果。但是,现有水溶肥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昂贵(约1万元/吨),大量用作于经济作物,很难在大田推广。部分研究单位开始研制一些矿物肥料,但这些矿物肥料加工过程中需高温处理,能耗比较大;还有一些矿物肥,通过化学方法将天然岩石中有效成分如钾,磷等浓缩提取,但这些矿物肥中难免也残留一些化学物质,被作物吸收,影响作物品质;还有一些矿物肥是直接将含有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矿物混合粉碎,添加一些调节剂制的,这些矿物肥都难溶于水,不能达到目前所提倡的水肥一体化。因此,为了造就高效,优质,环保,健康的新型农业,水溶性矿物肥的出现,符合水溶肥发展的趋势。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2674930 A公布了一种含氨基酸大量元素型水溶肥料固体产品及其生产方法,该水溶肥的制备方法是以动、植物蛋白为原料,用酸水解得氨基酸,再过滤,中和,混合,再加入微量元素螯合,再与大量元素混合,干燥粉碎而得产品。该水溶肥中所用的大量元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均为化学合成产品,生产成本高,且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过程中能耗较大。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762921 A公布了一种多养分水溶性固体复合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固体水溶肥采用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氯化铵为大量元素,再添加硼砂,硫酸铜,硫酸锌,氯化镁,硫酸亚铁,硫酸锰,柠檬酸钙以及高分子化合物螯合剂,酸度调节剂构成水溶肥料。该肥料所用的大量元素也均属于化学合成产品,其中所用微量元素化合物价格昂贵,致使水溶肥成品价格高昂,难以被农民接受,影响了水溶肥的推广。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1054322 A公布了一种天然多元素矿物肥,该矿物肥是以风化-半风化花岗岩、含磷石英砂岩、含钾粉砂质页岩和碳酸盐岩作为原料,经过粉碎、筛选、造粒、烘干、包装而得产品。该矿物肥虽是以无机矿物为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但该矿物肥将矿物粉碎仅至200目左右,且未经水溶性处理,致使矿物肥很难溶解在水中,不能随水一起灌溉,达不到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的要求。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1709008 A 公布了一种有机矿物肥,该矿物肥是由麦饭石、富含镧系稀土硅钙镁的磷渣、有机质和腐殖酸组配,将其粉碎为100~120目,造粒得到该有机矿物肥。该有机水溶肥所用原料虽含有植物所需大量、微量和稀土元素,且还含有有机质,但是其粒度达不到要求,也未经水溶性处理,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适用于喷灌和滴灌,达不到省水省肥的效果。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935749 A公布了一种超细活化磷矿复合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原料磷矿通过破碎机和万能磨粉碎成粗磷矿粉,再通过球磨机或振动磨粉碎得到小于30um的超细磷矿粉;再与添加剂和腐殖酸经搅拌磨或振动磨高能活化处理后,进行浓缩造粒,即得产品。该发明将磷矿粉超细化,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加速了磷的释放,过程中虽也加入了添加剂腐殖酸一起研磨,但也只是为了提高磷矿中磷的释放和提高其化学活性,却未对其做任何水溶性处理。即使该复合肥能溶解分散在水中,但也不稳定,易产生沉淀和絮凝,易堵塞管道,不太适用于水肥一体化。
根据上述,我国目前大部分水溶肥价格昂贵,农民难以接受,在大田作业中很难推广,仅适用于少量经济作物。目前以无机矿物为原料的矿物肥虽然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但是均不溶于水中,或者在水中不能有很好的稳定性,不能随水一起灌溉,很难利用在水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中,这样就限制了水溶肥的更加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