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日本短体线虫的PCR检测试剂及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30404.5 申请日: 2014-01-23
公开(公告)号: CN103789427A 公开(公告)日: 2014-05-14
发明(设计)人: 顾建锋;何洁;陈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代理人: 程晓明
地址: 315012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日本 线虫 pcr 检测 试剂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短体属线虫的检测技术,具体涉及日本短体线虫的PCR检测试剂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短体属线虫(Pratylenchus Filipjev,1936)为植物根系专性内寄生线虫,是植物病原线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的类群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我国于2007年将短体线虫(非中国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在口岸实施严格检疫,以保护我国农业和生态安全。日本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japonicus Ryss,1988为宁波口岸首次从来自日本的鸡爪槭中截获。国内尚无分布,为非中国种,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日本短体线虫在1963年首次由日本的Gotoh和Ohshima提到,当时只鉴定到短体属,1974年Gotoh又将这个种归于穿孔属,1982年Minagawa将该种鉴定为大针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macrostylus Wu,1971。1988年,俄罗斯学者Ryss将在日本发现的该种线虫与加拿大发现的大针短体线虫进行区分,把它描述为新的亚种P.macrostylus japonicus,Ryss,1988。直到1997年,日本的Mizukubo等根据形态学特征、测计值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与大针短体线虫区分开来,并将其从亚种提升到种,命名为日本短体线虫。日本短体线虫仅发现于日本,我国尚未有相关报道。其寄主包括栎属的扁果麻栎、槲树、枹栎以及苹果、枇杷、矮樱桃等几种果树,可以对寄主造成侵染,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

我国口岸出入境检疫实验室或其他相关部门,都面临着对短体线虫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这一难题。近年来,虽然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PCR-RFLP、荧光PCR、特异性PCR、序列测定、LAMP技术等已在线虫鉴定上广泛应用,但在短体线虫上应用很少。目前还未公开日本短体线虫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检测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特异、准确的日本短体线虫的PCR检测试剂及试剂盒。

本发明系选择参考GenBank中日本短体线虫的核糖体28S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使用Primer Explorer V4(http://primerexplorer.jp)设计了特异性引物,经过大量的反应条件优选、对比试验和验证试验,并经过大量实际样品的检测应用评估(以日本短体线虫的DNA为模板,穿刺短体线虫、咖啡短体线虫、伤残短体线虫、卢斯短体线虫为阴性对照,水为空白对照,利用引物进行PCR检测。通过观察扩增产物的保守性和特异性,筛选最适引物),筛选得到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好的一对特异性引物。引物均由上海英潍捷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本发明的日本短体线虫的PCR检测试剂,包括一对特异性引物,所述一对特异性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

上游引物:5’-GGCAACGGGC CTAGTTATGA-3’

下游引物:5’-GACTCGCGCA CACGATAAAC-3’。

日本短体线虫的PCR检测试剂盒,由无Mg2+的10×PCR缓冲液,浓度为25mM的MgCl2溶液,浓度为0.1mM的dNTP溶液,浓度5U/μL的Taq酶溶液,浓度都为10μM的上游引物溶液和下游引物溶液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日本短体线虫的PCR检测试剂及试剂盒,包括一对特异性引物,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GGCAACGGGC CTAGTTATGA,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GACTCGCGCA CACGATAAAC。该特异性引物对日本短体线虫特异、灵敏,扩增的特异性片段大小为176bp,对其它短体线虫无特异性条带片段;应用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及试剂盒,可在4小时内完成检测,灵敏度高,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日本短体线虫的PCR检测试剂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