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嵌入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4472.2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盛亚;王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嵌入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一般包括多个有源和无源的器件,例如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晶体管、放大器等。各个器件在整合进入集成电路之后,通常无法轻易地对其进行测试。为了确认某一器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制作该器件的同时在晶片上单独制作该器件的复制件,所述复制件与所述器件由相同工艺制造并具有相同的特征,通过测量所述复制件从而得到所述器件的各个特征。
所述复制件通常称为待测器件(device-under-test,简称DUT),所述待测器件(DUT)能够正确地反映其对应的器件的特征。进行测量时,所述待测器件(DUT)通过导线(leads)和测试焊垫(test pads)与外围的测试设备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待测器件(DUT)输出激励信号并采集从所述待测器件(DUT)返回的响应信号来进行处理分析。
对于射频电路和微波电路而言,通常利用散射参数(S)、导纳参数(Y)或阻抗参数(Z)表征测试结果,散射参数(S)、导纳参数(Y)或阻抗参数(Z)通常都有4个分量,散射参数(S)、导纳参数(Y)或阻抗参数(Z)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其中,S参数是建立在入射波、反射波关系基础上的,用以评估待测器件(DUT)反射信号和传送信号的性能,通过测试设备可以直接得到S参数表征的测试结果,因此通常以S参数为基础对电路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测试设备测对所述待测器件(DUT)进行测试分析时,由于与所述待测器件(DUT)连接的导线(leads)和测试焊垫(test pads)本身也具有电阻值、电容值和电感值等特征,会产生寄生效应(parasitics)影响待测器件(DUT)的测试结果。为了去除导线(leads)和测试焊垫(test pads)所产生的寄生效应(parasitics),通常借由称为去嵌入(de-embedding)方法以去除所述寄生效应,从而得到待测器件(DUT)本身的特征。在所述去嵌入(de-embedding)方法中,采用一去嵌入的测试结构,根据所述去嵌入的测试结构的测试数据得到待测器件(DUT)本身的测试结果。
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去嵌入的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去嵌入的测试结构10包括三个相互独立的测试子结构,分别是未去嵌的整体结构Total、用以消除测试焊垫所引起的寄生效应的开路结构Open和用以消除导线所引起的寄生效应的短路结构Short,其中,所述整体结构Total包括一待测器件DUT,所述开路结构Open和短路结构Short均在所述整体结构Total的基础上去除了所述待测器件DUT,三个测试子结构均包含依次排列的第一对接地焊垫、第一对信号焊垫和第二对接地焊垫,所述待测器件DUT的包括一个接地端和两个信号端,所述接地端通过两条第一导线(10a或10a’)分别与第一对接地焊垫连接,所述两个信号端分别通过两条第二导线(10c或10c’)与第一对信号焊垫连接,所述开路结构Open的信号焊垫与接地焊垫之间都是断开的,而短路结构Short中的第一对信号焊垫与第一对接地焊垫通过导线直接相连。
利用所述去嵌入的测试结构10进行去嵌,得到待测器件DUT本身的测试结果。去嵌的主要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外围的测试设备分别对所述整体结构Total、开路结构Open和短路结构Short进行测试得到以散射参数(S)参数表征的测试数据,所述整体结构Total、开路结构Open和短路结构Short的测得的散射参数值分别是Stotal、Sopen和Sshort;接着,进行去嵌计算得到去嵌后的测试数据,即待测器件DUT本身的测试结果。
去嵌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Stotal→Ytotal,Sopen→Yopen,Ydemopen=Ytotal-Yopen,Ydemopen→Zdemopen;
Sshort→Yshort,Ysht=Yshort-Yopen,Ysht→Zsht,
Zdut=Zdemopen-Zsh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厂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增强安防性能的基站防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