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无籽葡萄用EM菌剂发酵复合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4355.6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台县珠莹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葡萄 em 发酵 复合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涉及一种高产无籽葡萄用EM菌剂发酵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果树栽培种植过程中,正确的选用、施用肥料十分重要,目前农作物用肥料主要是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施用简单、营养元素含量充分、吸收快,然而,长期使用化学肥料会对环境和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水果的产量和质量逐渐下降,为了提高土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采用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结合,两者扬长避短,复合肥料营养更为全面,肥效更为持久,不仅满足了果树生长所需的营养,还缓解了长期施肥对土壤的污染破坏,种植得到的产品绿色安全,也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有机肥料来源多样,主要包括动物排泄物、农作物加工副产品、食物残渣等等,这些原料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使用,会对作物和土壤产生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正确的处理,其中发酵堆肥腐熟是常用的一种方式,然而传统的堆肥发酵过程依赖自然界微生物,发酵过程缓慢,营养成分损失较大,且环境污染大,如果在原料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的缩短发酵过程,减少原料营养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无籽葡萄用EM菌剂发酵复合肥料,以提高无籽葡萄产量和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产无籽葡萄用EM菌剂发酵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粉30-34、柳枝40-45、棉花秆30-34、山芋藤40-45、羽毛粉20-24、味精渣40-45、沸石10-12、磷酸二氢钾23-26、硫酸亚铁4-5、硼酸2-3、钼酸铵2-3、氧化锌2-3、EM菌剂3-4、包膜剂4-6,包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30-35、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硅烷偶联剂KH-570 2-3、纳米碳1-2、玉石粉2-3;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
所述的一种高产无籽葡萄用EM菌剂发酵复合肥料,其制作方法如下:
(1)将柳枝、棉花秆、山芋藤切成1-2cm小段,与黄豆粉、羽毛粉、味精渣混合,加入EM菌剂和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料进行发酵,发酵后6-8天翻料一次,此后每隔2-3天翻料一次,直至发酵料完全腐熟;
(2)将沸石加工为粉末,与步骤(1)得到物料及除包膜剂以外的其它剩余原料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加热至80-90℃,加入包膜剂,搅拌均匀后,造粒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含有多种菌群的EM菌剂发酵黄豆粉、羽毛粉、柳枝、棉花秆等有机原料,去除了原料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且对土壤的破坏性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料再配合适量的化学肥料,使得本发明复合肥料营养全面均衡,微量元素含量充分,利用率高,本发明复合肥料能够提高无籽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且生产成本低,施用简便,肥效持续时间长,环保高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复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得:黄豆粉34、柳枝43、棉花秆32、山芋藤44、羽毛粉23、味精渣42、沸石12、磷酸二氢钾25、硫酸亚铁5、硼酸3、钼酸铵3、氧化锌2、EM菌剂4、包膜剂5,包膜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32、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2、硅烷偶联剂KH-570 3、纳米碳2、玉石粉3;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
本实施例的复合肥料的制作方法如下:
(1)将柳枝、棉花秆、山芋藤切成1cm小段,与黄豆粉、羽毛粉、味精渣混合,加入EM菌剂和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料进行发酵,发酵后8天翻料一次,此后每隔3天翻料一次,直至发酵料完全腐熟;
(2)将沸石加工为粉末,与步骤(1)得到物料及除包膜剂以外的其它剩余原料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加热至80-90℃,加入包膜剂,搅拌均匀后,造粒即得。
本实施例在无籽葡萄种植大棚进行,分别选取两块面积相当的试验地,在葡萄采果后,A试验地施用本发明复合肥料,B试验地施用传统肥料,所有肥料均先作为基肥施用,后期再作为追肥使用,两块试验地的葡萄品种、日常管理均相同,待葡萄采摘时,A试验地产量较B试验地提高25%,平均含糖量提高11.3%,A试验地的葡萄茎蔓更为粗壮,粒大穗大,且土壤状态良好,无板结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台县珠莹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凤台县珠莹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废纸收集设备
- 下一篇:烷基化产物中有机酸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