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玉米酒精糟蛋白饲料联产益生菌制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8214.3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张光勤;朱文琰;吕苹;任洪涛;王明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玉米 酒精 蛋白饲料 联产 益生菌 制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玉米酒精糟蛋白饲料联产益生菌制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年来,人们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在减少了动物发病率、促进了动物生长、降低饲养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经过研究报道,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容易导致药物残留,从而影响人类健康。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及对无公害、保健型肉蛋奶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不添加抗生素的“无抗饲料”将在动物生态养殖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用益生菌替代抗生菌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0.05-0.1%益生菌饲料添加剂,来替代抗生素的使用,但保健促生长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这主要是与益生菌制剂的来源和制备过程有关。
酒精发酵行业的微生物发酵液,在提取出酒精后,剩余的液体即为发酵尾液。发酵尾液有机物质含量高,不能排放,现多进行烘干处理,作为饲料原料而加以利用。酒精发酵尾液固形物含量低,多在10%左右,不能直接进入烘干工序,需要经过分离、浓缩,再进入烘干工序。现行的烘干工艺是先把湿渣烘干,然后再把浓浆喷入后,再次进行烘干。这种烘干工艺,不但成本高(每吨干燥烘干费用为600元),而且由于烘干时要经过高温蒸发处理,因此其营养价值损失、降低较多(约10%左右),一些易挥发成分进入大气,还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玉米酒精糟蛋白饲料联产益生菌制剂的方法,解决现有酒精发酵尾液处理成本高、营养价值损失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玉米酒精糟蛋白饲料联产益生菌制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预处理:将玉米酒精发酵尾液进行板框过滤,得湿渣和清液,取清液,调节清液的pH值为5.5~7.2;
2)益生菌接种发酵:向清液中加入益生菌菌种,益生菌菌种的加入量为清液质量的0.3%~0.6%,控制温度为37~39℃开始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为5~6或发酵液中菌体或芽孢的含量达到1×1010CFU/g时,停止发酵;
3)收集菌体或芽孢: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分离,收集菌体或芽孢,离心分离后所得液相为发酵废液;
4)干燥:将菌体或芽孢进行干燥,即得所述益生菌制剂;
5)将步骤3)所得发酵废液进行高温真空蒸发浓缩,形成浓浆;
6)将步骤5)所得浓浆与步骤1)所述湿渣混合并烘干,即得所述玉米酒精糟蛋白饲料。
所述益生菌菌种为本领域常规益生菌,为5科10属80多种好氧的和/或厌氧的有益细菌菌种,包括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或丝状菌群。
步骤1)中调节清液pH值的方法是向清液中加入小苏打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小苏打与氢氧化钙的质量比为3~4:1。
步骤3)中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10000r/min。
步骤4)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0~60℃。
当所述益生菌菌种为乳酸菌类和双歧杆菌类时,步骤3)中对收集的菌体进行微胶囊包被。
所述对收集的菌体进行微胶囊包被的方法为乳化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a)按菌体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6的比例,将收集到的菌体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5%~3%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制成混合液;
b)将步骤a)所得混合液加入到含有质量分数为0.3%~0.6%的吐温的食用油中,搅拌进行乳化,得乳化液;
c)将步骤b)所得乳化液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的CaCl2溶液中,静置1h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菌体,即得。
步骤b)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40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
步骤5)中所得浓浆的固含量为30%以上。
步骤6)中,所述浓浆与湿渣按照质量比为3:7的比例进行混合。
所得益生菌制剂使用时在饲料中的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03%~0.5%。
所述玉米酒精糟蛋白饲料使用时在饲料中的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0%~20%。
本发明的制备玉米酒精糟蛋白饲料联产益生菌制剂的方法,所得益生菌制剂加载体混合后真空包装。所述载体为麸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8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