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伪装移动通信网络基站欺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7336.0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8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成琦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伪装 移动 通信 网络 基站 欺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并不限于2G、3G、4G等移动通信技术,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伪装成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设备(以下简称伪基站)欺诈。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完整移动通信网络和终端配合的方法,使得移动终端只能接入正规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拒绝伪基站欺骗移动终端接入,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的使用此方法的步骤。
背景技术
现在移动通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生活用品。
移动通讯的技术有很多,目前常用的主流技术是2G/3G技术,最新的技术是4G技术,正在研究的是5G技术。
不管是2G、3G、4G还是5G技术,各项移动通信技术都主要由网络和终端两部分组成,各个移动终端通过一定的接入规则接入移动通讯网络,由移动通讯网络完成终端之间的通讯接续。
现有技术问题:
目前,伪基站欺诈,成为一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个人、运营企业、政府管理都带来了众多问题和经济损失。同时,不法份子、恐怖组织等也可以利用伪基站来发布其它违法信息,对社会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伪基站设备一般由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信号发射器主机等设备组成,它通过把自己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频率设成和运营商的网络基站的无线信号频率一样,再把自己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强度设的比运营商的网络基站信号强度强很多,把自己伪装为通信网络基站,能够覆盖、骗取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误以为伪基站是正常基站而登录注册到伪基站上,进而通过编辑软件等工具编辑他想要发布的广告推销短信息、虚假新闻等各种消息,或进行其他不法活动,然后任意冒用任何号码强行向用户移动终端上发送。
由于伪基站把自己发射的无线信号频率等特征参数调整的和运营商的基站频率等参数一样,只是信号强度比运营商的基站信号强度大,所以,从现有技术来说,手机等移动终端无法识别哪个是伪基站的信号,哪个是正常基站的信号。
运营商由于环保法规、国家其它法律规定等约束,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加大自己的发射功率去让自己的信号强度盖过伪基站的信号强度。
加之伪基站的使用者往往将伪基站架设在汽车等移动交通工具上,四处移动打游击,想要确定其位置进行查处也很难实施。
所以,在现有技术方法条件下,伪基站问题基本成为一个无解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移动通信网络和终端配合的方法,使得移动终端只能接入正规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拒绝伪基站欺骗移动终端接入,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的使用此方法的步骤。从而解决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进行发送广告、诈骗消息、干扰用户通信等各种不法行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主动鉴别接收到的基站信号的信息,鉴别基站的真伪,拒绝伪基站的欺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让移动终端拒绝伪基站,只通过运营商的基站登录注册到网络,从而使伪基站没有生存空间,构建更安全健壮的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伪装移动通信网络基站欺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运营商在自己的网络数据库中(比如HLR的数据库中、SCP的数据库中、MNP的数据库中)记录移动通信网络中各个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如经纬度信息等);
另外,运营商在制作给用户核发的用户识别卡(比如2G的SIM卡,3G/4G的USIM卡)时,向其中增加记录网络基站位置信息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提供一定范围内的网络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如经纬度信息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运营商在用户初始登记时,根据用户基本信息,确定用户可能存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将这一范围内的网络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如经纬度信息等)更新到用户的用户识别卡(比如2G的SIM卡,3G/4G的USIM卡)中,比如,用户是南京市鼓楼区的用户,就将南京市或南京市鼓楼区的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如经纬度信息等)更新到用户的用户识别卡(比如2G的SIM卡,3G/4G的USIM卡)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成琦,未经徐成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