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相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06815.0 申请日: 2014-01-07
公开(公告)号: CN1036914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4-02
发明(设计)人: 徐忠宁;郭国聪;彭思艳;王志巧;陈青松;王明盛;姚元根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主分类号: B01J23/89 分类号: B01J23/89;B01J23/44;C07C67/36;C07C69/06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350002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甲醇 羰基化 合成 甲酸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甲酸甲酯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相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的负载型纳米铂族金属多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酸甲酯是碳一化学极重要的中间体,具有广泛的用途。从甲酸甲酯从发,可以生产甲酸、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碳酸二甲酯、乙二醇、乙酸、乙酸甲酯、乙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高纯CO、双光气等产品,亦可用作杀虫剂、杀菌剂、熏蒸剂和烟草处理剂等。目前,我国甲酸甲酯年生产能力约在5万吨,需求量约为10万吨,消费构成如下:合成革占30%,农药占26%,医药占25%,丙烯腈占10%,其它9%。随着聚丙烯腈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医药工业等的发展,甲酸甲酯的市场需求量将以每年10%速率增长。由于国内生产厂家少,产量小,市场供不应求,几个生产厂家的产品都是自产自销,因此国内市场上很难见到甲酸甲酯的销售。

生产甲酸甲酯的方法主要有:甲醇甲酸酯化法、液相甲醇羰基化法、甲醇脱氢法、甲醇氧化脱氢法、甲醛二聚法、合成气直接合成法等。其中已工业化的方法有甲醇甲酸酯化法、液相甲醇羰基化法和甲醇脱氢法。甲醇甲酸酯化法工艺落后、能耗高、设备腐蚀严重,国外已淘汰,国内仍有不少小厂采用此方法生产。甲醇脱氢法因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目前还没有推广使用。目前工业上主流是采用液相甲醇羰基化法。1982年以来,世界上新建的甲酸甲酯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这一生产技术和工艺,目前该法已成为国外大规模生产甲酸甲酯的主要方法。

液相甲醇羰基化法(CH3OH+CO=HCOOCH3)是德国巴斯夫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的,目前唯一工业化的催化剂是甲醇钠,它的突出优点是选择性高,甲酸甲酯是唯一产物。但是采用甲醇钠催化剂存在以下严重的缺点:(1)甲醇钠对水极其敏感,因而对原料的纯度要求极高,其中H2O、CO2、O2和硫化物等杂质的含量要小于10-6,甲醇中的水含量也要小于10-6;(2)甲醇钠是强碱,对设备腐蚀严重;(3)在反应釜中进行,属于均相反应,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4)反应压力较高,约4MPa;(5)甲醇钠在甲酸甲酯中溶解度较小,若甲醇转化率大于某一限度值后,甲醇钠就会形成固体沉淀物,将管道与阀门堵塞,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大困难,甚至无法正常生产。

因此,开发一种稳定性好、易分离、对设备无腐蚀、具有高的甲酸甲酯选择性的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液相甲醇羰基化法中甲醇盐催化剂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铂族金属多相催化剂,该催化剂稳定性好,对原料气中的杂质含量要求低,对设备无腐蚀,并且催化剂与产物易分离。具体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的负载型纳米铂族金属多相催化剂,包括纳米铂族金属活性组分和载体,以载体的质量计,活性组分的百分含量为0.01%-2%,

所述纳米铂族金属活性组分为钌、铑、钯、锇、铱、铂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的合金或混合物;

所述载体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锆、二氧化钛、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活性炭、分子筛、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相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的负载型纳米铂族金属多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载体浸渍到铂族金属前驱体(醋酸盐、硝酸盐、卤化物、乙酰丙酮盐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化合物的组合)的水或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使载体均匀地分散到铂族金属前驱体溶液中;

(2)将步骤(1)获得的铂族金属前驱体与载体的混合液在加热条件下超声至溶液的溶剂挥发干,使铂族金属前驱体均匀地吸附到载体表面;

(3)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样品在100-200℃下干燥1-20小时,然后200-600℃焙烧1-20小时;

(4)将步骤(3)得到的样品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水合肼、抗坏血酸、甲醛、甲酸、甲酸钠、乙酸钠、葡萄糖、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化合物的组合)、结构导向试剂(氯化钠、氯化钾、溴化钠、溴化钾、碘化钠、碘化钾、柠檬酸、柠檬酸钠、柠檬酸钾、柠檬酸铵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化合物的组合)和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化合物的组合),在结构导向试剂和保护剂之间的比例为1∶2-4,还原温度为20-120℃的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