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煞车卡钳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6080.1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科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科启动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5/00 | 分类号: | B60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煞车 卡钳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煞车的改良系统,特别是一种智能型煞车卡钳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市面上对于煞车系统的改善方式大多是针对碟盘、煞车皮、煞车油的耐高温程度进行提升,但被动的防止因过热产生的煞车失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性能愈来愈高的车种,且传统提升煞车性能的方式具有以下缺点:1.碟盘经由重复高温及散热作用的下会产生退火现象,小则使碟盘抖动,严重会使碟盘产生裂缝,造成危险,改善方式大多使用通风煞车碟盘,但成本过高,不符合经济效益。2.煞车产生的高温会造成煞车皮中的非金属成分失去聚合力而转化成气态而排出,加速煞车皮磨损,改善方式为更换质量较佳的煞车皮,但煞车终究是在高温之下运行,热量对煞车的寿命仍有一定的伤害。3.碟式煞车采用液压油方式进行煞车力的传递,但过高的煞车温度会使煞车油气化,形成煞车踏板踩空,无法传递煞车力,必须使用更高质量的煞车油来改善,但现今化学工业进步的情况,各厂商煞车油的差异渐渐缩小,故此方式对煞车提升并无影响。4.煞车力道与煞车皮的磨擦系数有关,而摩擦系数的高低与工作温度有绝对的关系,愈高温则摩擦系数愈低,因此高温的工作温度成为煞车无形的杀手。 5.改用金属油管虽可有效抑制橡胶油管横向膨胀的问题,但金属油管不耐震动,在车辆行驶中易因震动而产生裂缝漏油,煞失煞车力,而金属油管成本较高,不符合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型煞车卡钳冷却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型煞车卡钳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由卡钳致冷暨智慧控制机构、冷却水泵浦机构、散热机构所组成;卡钳致冷暨智慧控制机构包括水冷头与致冷芯片固定螺丝、铝合金水冷头座、智能型致冷芯片、煞车皮、智能型温度控制开关、煞车卡钳温度感知器、水管束环、束环固定螺丝、电源供应座、卡钳本体、水冷头进水管与水冷头出水管;冷却水泵浦机构包括冷却水泵浦的盖板螺丝、水泵浦叶片、水泵浦盖板、水泵浦本体、水泵浦出水管;散热机构包括风扇及水箱固定螺丝、热量散热风扇座与马达、冷却液铝合金水箱、马达固定螺丝、散热风扇叶片。
由上而下依序将铝合金水冷头座、智能型致冷芯片用四支水冷头与致冷芯片固定螺丝结合在卡钳本体上方。
煞车卡钳温度感知器锁在卡钳本体靠近煞车皮的侧边,煞车卡钳温度感知器发送讯号给智能型温度控制开关,智能型温度控制开关另接上电源供应座,铝合金水冷头座连接水冷头进水管与水冷头出水管,通过水管束环固定,通过束环固定螺丝锁紧。
水泵浦叶片的中心放置于水泵浦本体的马达轴心上,水泵浦盖板放置于水泵浦本体上面,以冷却水泵浦的盖板螺丝锁于四周,水泵浦本体的冷却水入水口连接水冷头出水管,水泵浦本体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水泵浦出水管,分别以水管束环作结合,束环固定螺丝锁紧。
散热风扇叶片的中心孔连接热量散热风扇座与马达的马达轴心并以马达固定螺丝锁上,四支风扇及水箱固定螺丝将热量散热风扇座与马达及冷却液铝合金水箱组装在一起,且连接水泵浦出水管与水冷头进水管,通过水管束环固定,束环固定螺丝锁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止煞车卡钳温度过高,煞车油沸腾,提升煞车效率,增加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卡钳致冷暨智慧控制机构展开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却水水泵浦机构展开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机构展开图;
图4为本发明全体架构的展开图。
图中标示:10、卡钳致冷暨智慧控制机构,101、水冷头与致冷芯片固定螺丝,102、铝合金水冷头座,103、智能型致冷芯片,104、煞车皮,105、智能型温度控制开关,106、煞车卡钳温度感知器,107、水管束环,108、束环固定螺丝,109、电源供应座,110、卡钳本体,111、水冷头进水管,112、水冷头出水管,20、冷却水泵浦机构,201、冷却水泵浦盖板螺丝,202、水泵浦叶片,203、水泵浦盖板,204、水泵浦本体,205、水泵浦出水管,30、散热机构,301、风扇及水箱固定螺丝,302、热量散热风扇座与马达,303、冷却液铝合金水箱,304、马达固定螺丝,305、散热风扇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科启动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科启动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应力轮装置
- 下一篇:倒立式梅花收线机的收线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