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编程显示器及其画面操作处理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6408.0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7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小荒健吾;河相英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9G5/00;G09G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 显示器 及其 画面 操作 处理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编程显示器及其画面操作处理程序。
背景技术
以作为平板式计算机、智能手机、或者工业用的显示·操作终端的可编程显示器为首,具备显示设备、和能够进行大于或等于1点的触摸操作坐标的检测的坐标输入部的计算机装置正在普及。在这种计算机装置中,伴随着高功能化、画面的高分辨率化,其显示内容变得更加精细。另一方面,如果在有限的尺寸的画面中显示(配置)大量的信息,则每一个要素(对象)的尺寸变小,可观察性·操作性会下降。特别是在触摸操作中,针对相对于人的指尖的尺寸未确保充足的尺寸的对象,难以进行准确的坐标指示,容易引起误操作。这里,对象是指以触摸的方式进行操作的具有开关的功能的要素,或者图表或灯等具有对信息进行提示的功能的要素等的计算机上的虚拟部件。
针对这种问题,在一部分计算机装置中,具有用于对小的对象进行指示的笔状的附属品(触笔)。除了对小的对象的操作以外,触笔对于文字的手写输入等要求精度的操作也有效。但是,触笔存在如下其他问题,即,有可能丢失或破损,或者在便携式计算机装置中在操作时用一只手把持计算机装置、且用另一只手把持触笔而进行操作,因此不适合大于或等于2点的同时操作。
另外,作为设想了利用指尖的操作的产品,例如如非专利文献1所示,还存在提供如下机制的产品,即,与将利用2个指尖同时触摸的2点的间隔扩大的操作(称为捏拉放大或者捏拉扩张)、或者缩小的操作(称为捏拉缩小或者捏拉收缩)相应地,分别对显示画面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缩小。在该构造中,对于根据需要对阅览·操作的对象进行放大显示而提高可观察性·操作性、以及进行缩小显示而以俯瞰的方式确认大量信息,能够动态地进行切换。并且,保持触摸1点而在使触摸位置移动之后将其释放(在拖动并迅速地弹开的情况下,称为轻弹(flick)),由此能够实现显示内容的滚动(显示位置的变更)。这样的伴随有触摸位置的移动、触摸状态的变化的操作被称为手势(手势操作)。
手势的种类多种多样,存在伴随有如上述那样保持触摸状态不变地使触摸位置移动这样的操作的手势,另一方面,还存在瞬间地触摸一点之后将其释放的轻击操作、连续地进行2次轻击的双击操作等。为了连续地实施这些手势种类的判定,需要基于触摸的点数、持续触摸的时间、触摸的坐标的变化而进行判断。以该性质为基础,例如在考虑配置于画面上的表示虚拟的开关的对象时,在触摸该开关的瞬间将开关的图像切换为按下状态的形态(image),从而能够在视觉上提示触摸操作对开关起作用。但是,在触摸的同时启动分配给开关的功能(例如对画面进行切换的功能)并不优选。这是因为,在未对在触摸的时刻是针对开关的操作、还是拖动或者轻弹操作、或是打算进行捏拉放大或者捏拉缩小的操作中偶然在开关的区域内进行了第1点的触摸加以区别的状态下,开关起作用,从而产生对用户而言意外的动作的可能性。因此,在与手势操作相对应的计算机装置中,通常针对伴随有开关等操作的对象,在触摸状态的释放时(触摸解除时)对操作进行判定。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而将对象以该方式在释放时进行动作称为“OFF同步”。与此相对,将对象在触摸时进行动作称为“ON同步”。
这里,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与如下触摸面板处理装置相关的技术,即,对应于触摸操作,对使画面滚动的滚动模式和执行分配的处理的轻弹模式进行切换。这里,通过长按任意部位而进入轻弹模式,并且在对菜单(具有多种划分的操作引导件)进行显示之后,通过使触摸位置挪动而选择菜单,并切换为滚动模式。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设置主输入模式和副输入模式,在主输入模式下,每次进行触摸开关的触摸操作时,都对应于利用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执行既定的处理动作,在副输入模式下,将触摸开关的多次触摸操作作为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操作输入而执行既定的处理动作。
并且,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与如下多触摸操作相关的技术,即,对于监视画面上的仪器显示区域,设为用于操作人员的触摸操作,利用多根手指将所显示的现场仪器的对象标志捏住并对其进行按压扩大、按压缩小、或者按压扭转。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60352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04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74127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6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科用断肢治疗保温箱
- 下一篇:加压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