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皮素抗体和引起有效的抗肿瘤活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0415.1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5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何苗壮;I·H·帕斯坦;D·S·迪米特洛夫;唐喆伟;丰明乾;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政府(由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的部长所代表) |
主分类号: | C07K16/30 | 分类号: | C07K16/30;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左路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皮素 抗体 引起 有效 肿瘤 活性 方法 | ||
本发明描述了使用噬菌体展示抗体工程技术和合成肽筛选法,来确定针对间皮素的人源单域抗体SD1和SD2。SD1识别靠近细胞表面的人的间皮素的C‑末端(残基539‑588)的构象表位。SD2结合全长的间皮素。为了研究作为潜在的治疗剂的SD1,生成了重组的人源Fc(SD1‑hFc)融合蛋白。SD1‑hFc蛋白对于表达间皮素的肿瘤细胞,除了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外,还展现了很强的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此外,在裸鼠体内中,SD1‑hFc蛋白对异种移植瘤具有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SD1和SD2是第1个靶向表达间皮素的肿瘤的人源单结构域抗体。
交叉引用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2年9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706,396的权益,在此整体引入该申请的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单克隆抗体,如特异于间皮素的单域的单克隆抗体。本公开进一步涉及该抗体的使用,如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背景技术
由于间皮素在恶性间皮瘤中高度表达(Chang等,Cancer Res 52:181-186,1992;Chang和Pastan,proc Natl Acad Sci USA 93:136-140,1996)以及在其它实体肿瘤,如胃癌、鳞状细胞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肺癌、胆管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症中高度表达,因此间皮素被认为是一个治疗靶点。(Hassan等,Clin.Cancer Res.10:3937-3942,2004;McGuire等,N.Engl.J.Med.334:1-6,1996;Argani等,Clin.Cancer Res.7:3862-3868,2001;Hassan等,Appl.Immunohistochem.Mol.Morphol.13:243-247,2005;Li等,Mol.Cancer Ther.7:286-296,2008;Yu等,J Cancer 1:141-1749,2010;Tchou等,Breast Cancer Res Treat 133(2):799-804,2012;美国专利号7,081,518)。
间皮素(MSLN)基因编码~70kDa的前体蛋白,该蛋白被加工形成~30kDa N端蛋白和~40kDa的C端膜结合成熟间皮素(Hassan和Ho,Eur J Cancer 44:46-53,2008)。在过去近20年里,开发了许多抗间皮素的单克隆抗体(mAb),包括SS1P免疫毒素和MORAb-009(也称阿麦妥昔单抗(Amatuximab)),该抗体目前在进行针对于间皮瘤和其它癌症的临床试验的评估(Hassan和Ho,Eur J Cancer 44:46-53,2008;Ho,Biodrugs 25:275-284,2011)。SS1P是重组的免疫毒素,由与截短的假单胞菌外毒素融合的小鼠的抗间皮素Fv组成,其介导细胞杀伤(Pastan和Hassan,Nat Rev Cancer 6:559-565,2006)。关于SS1P的联合化疗的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基于小鼠SS1Fv的嵌合(鼠/人)抗体MORAb-009在具有间皮素的肿瘤细胞上引起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Hassan等,Cancer Immure 7:20,20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政府(由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的部长所代表),未经美国政府(由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的部长所代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0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