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3468.0 | 申请日: | 2013-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平岩千寻;真岛正利;细江晃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04;H01M8/06;H01M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常海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以及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运行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能量效率优异的燃料电池以及该燃料电池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下文中称为燃料电池)的优势在于:例如,发电效率高且可利用废热。因此,人们对燃料电池进行开发。这种燃料电池的基本单元为膜电极组件(MEA),该膜电极组件包括燃料电极(阳极)、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和空气电极(阴极)。燃料电池还具有设置为与MEA中的燃料电极接触的燃料电极集电体、以及向燃料电极提供氢气等燃料气体的燃料电极流路;类似地,对于空气电极(其与燃料电极一同构成为一对电极),燃料电池具有设置为与空气电极接触的空气电极集电体、以及向空气电极提供空气的空气流路。一般而言,燃料电极集电体和空气电极集电体为导电性多孔体,燃料气体或氢气和氧化性气体或空气可从其中流过。换言之,各电极集电体均起到集电体的作用并且可用作气体流路。基于这一原因,电极集电体主要需要具有高导电性并且不使气流压力降增加。
另一方面,为了使燃料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以达到实用水平的反应速率进行,略高于室温的温度对于MEA和燃料气体等是不够的,需要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为了缩短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质子H+等移动通过固体电解质的时间并且为了促进电化学反应本身,通常,将MEA等的温度设定为约700℃至约900℃。当然,加热所消耗的电力会降低能效。为了提高电化学反应的速率,重要的是,从外界引入燃料电池流路的气体在尽可能接近流路入口的部分处达到一定的温度。因此,通常采用将气体预热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中,在燃料电池启动后,燃料电池内部(MEA、燃料气体流路等)的温度会有利地在短时间内达到预定温度。为了在燃料电池启动后在短时间内实现燃料电池内部的这种温度升高,重要的是使所形成的构成气体流路的燃料电极集电体等具有高的热传导率。
如上所述,燃料电池被加热至高温。基于这一原因,形成燃料电极集电体等的材料需要具有耐高温氧化性,通常,这种材料为镍(Ni)等。为了抑制压力降增加并确保导电性和导热性,已经披露了使用Ni毡或Ni网作为电极集电体的例子(专利文献1、2和3)。还公开了使用镀Ni多孔体等作为燃料电极集电体的其他例子(专利文献4)。
使用这种金属多孔体可提供满足一些上述性能的电极集电体。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10-079258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6-324025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7-141743
专利文献4: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9-18788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材料存在如下问题。在使用具有低孔隙率的Ni毡或Ni网的情况中,气体可流过以抑制压力降;结果,气体的供给速率极地。此外,Ni毡等与电极间的接触面积不足够大,因此不可避免地使接触电阻升高。另一方面,在使用镀Ni多孔体的情况中,在孔隙率(压力降)和导电性方面不存在不利之处;然而,其问题在于:热传导率低,阻碍了镀Ni多孔体内部的温度快速升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以及运行该燃料电池的方法,其中该燃料电池采用了在压力降、导电性和导热性这三方面具有足够高的性能的电极集电体,由此该燃料电池能够在电池启动后短时间内开始运行,能够实现高的发电效率,并且具有经济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由含氢燃料气体发电。该燃料电池包括:膜电极组件(MEA),该膜电极组件包括燃料电极、固体电解质和空气电极;燃料电极集电体,该燃料电极集电体是设置为与所述燃料电极接触并进行集电的金属多孔体;以及通过电力运行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为质子透过性电解质,设置有燃料气体流路以使所述燃料气体流过所述燃料电极集电体,并且构成所述燃料电极集电体的所述金属多孔体由铝或铝合金形成。在本文中,含氢燃料气体可为氢气本身,或者是主要包含氢气、并且还包含甲烷等改质之后的残存成分的气体、或者是民用燃气(town gas)。
空气中的氧气是目标气体。空气还表示氧化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系统以及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 下一篇:光电子半导体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