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壳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9163.2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4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吉野贵博;杉浦正之;森将和;多田信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B22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刘明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附着在浇包上的结壳回收作材料的结壳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由于当使用浇包多次装料后会在浇包上附着很多结壳,因此需要除去浇包上的结壳。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还未浇注铁水的状态下的浇包搬运至浇包保养工厂(作业线外),用重型机械使附着在浇包上的结壳脱落并将该结壳移除到浇包外的方法。在浇包保养工厂中,还进行耐火材料的重新涂覆、无定形耐火材料的喷涂等浇包保养。搬运到浇包保养工厂的浇包在其他的浇包被搬运到浇包保养工厂之前待命(休眠)。从浇包上除去的结壳通过投入到熔化炉中从而熔化并回收作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3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在制铁所以及制钢所,有时会在浇包内进行铁水的搅拌精炼。在该搅拌精炼中,由于铁水大幅流动,因此,更多的结壳会附着在浇包上。即,尽管浇包内的耐火材料还有充足的寿命,但有时还是会在浇包上附着引发作业障碍的量的结壳。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由于在浇包保养工厂进行结壳去除兼浇包保养,因此当在进行搅拌精炼时直接应用专利文献1的方法时,要反复进行不必要的浇包搬运从而降低作业效率。此外,在浇包保养工厂进行结壳去除的方法中无法将浇包以及结壳的热量有效地利用于作业中。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进行搅拌精炼时避免作业效率降低,并且能更有效地利用浇包以及结壳的热量的结壳回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结壳回收方法是一种用于将在一系列工序中附着在所述浇包上的结壳回收作材料,所述一系列工序为在从熔化炉浇注铁水到浇包内,在浇包内进行铁水的搅拌精炼,将浇包内的铁水浇注到精炼炉内这一系列工序,在所述结壳回收方法中,在将铁水从所述浇包浇注到所述精炼炉后,在作业线上使附着在浇包上的结壳落入浇包内并从熔化炉浇注铁水到落有结壳的所述浇包内,由此熔化结壳并回收作材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结壳回收方法,由于在从浇包浇注铁水到精炼炉内之后,在作业线上使附着在浇包上的结壳落入浇包内并从熔化炉浇注铁水到落有结壳的浇包内,由此熔化结壳并回收作材料,因此能在进行搅拌精炼时避免作业效率降低,并且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浇包以及结壳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结壳回收方法的制钢所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电炉出水区域进行的电炉出水工序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KR脱硫区域进行的KR脱硫工序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转炉注水区域进行的转炉注水工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结壳脱落区域进行的结壳脱落工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不锈钢铁水以及普通钢铁水的液相线温度的图。
图7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结壳回收方法中的喷气搅拌精炼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应用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结壳回收方法的制钢所的说明图。图中,制钢所设有电炉出水区域1、KR脱硫区域2、转炉注水区域3、结壳脱落区域4以及浇包保养区域5。在制钢所内移送铁水6a的浇包6通常按照电炉出水区域1、KR脱硫区域2、转炉注水区域3以及结壳脱落区域4的顺序被搬运。被搬运到结壳脱落区域4的浇包6返回到电炉出水区域1。此外,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浇包6,但也可以按电炉出水区域1、KR脱硫区域2、转炉注水区域3以及结壳脱落区域4的顺序循环多个浇包6。
浇包6在例如需要进行耐火材料的替换等保养时被搬运到浇包保养区域5(作业线外)。被搬运到浇包保养区域5的浇包6在其他的浇包6被搬运到浇包保养区域5之前待命(休眠)。
接着,图2是表示在图1的电炉出水区域1进行的电炉出水工序的说明图。图中,电炉10是熔化材料并生成铁水6a的熔化炉。在电炉出水区域1,在电炉10中生成的铁水6a被浇注到浇包6内。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铁水6a为含有9~30质量百分比的Cr以及1~4质量百分比的C的不锈钢铁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未经日新制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电解单元
- 下一篇:针对编码功能蛋白的变体筛选多核苷酸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