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6217.X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B60R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1.一种转向装置,其包括冲击吸收机构,该冲击吸收机构用于吸收通过方向盘施加于转向轴的冲击能量,其中,该转向装置包括:
上柱管,其将上述转向轴支承为旋转自如;
下柱管,其固定于车身,并能够与上述上柱管进行相对移动;
托架,其连结于上述上柱管,并在上述方向盘侧具有缺口;以及
盒形构件,其固定于上述车身,并且与上述缺口相卡合;
上述冲击吸收机构具有:托架固定部,其嵌入于上述托架,并被一体地固定于上述托架;盒形构件固定部,其外套于上述盒形构件,并被一体地固定于上述盒形构件;以及断裂部,其将上述托架固定部与上述盒形构件固定部之间相连接,该断裂部因上述托架与上述盒形构件相对移动而断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盒形构件具有:贯穿孔,其供用于将上述盒形构件固定于车身的螺栓贯穿;以及隆起部,其沿上述贯穿孔的外缘向车身侧隆起;
上述盒形构件固定部具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周与上述隆起部的外周相嵌合,
上述盒形构件固定部通过将上述通孔外套于上述隆起部而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冲击吸收机构为树脂制,上述托架固定部、上述盒形构件固定部以及上述断裂部被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断裂部是将上述托架固定部与上述盒形构件固定部之间相连接的一个以上的连接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上述转向装置包括爪部,该爪部自上述盒形构件或者上述托架向上述断裂部的连接部件之间延伸设置,且该爪部因上述托架与上述盒形构件相对移动而按压上述断裂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萱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萱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62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