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盘辊及其基材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3165.0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3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和久;三原彻也;白鸟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霓佳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35/16 | 分类号: | C04B35/16;B28B1/52;C03B35/18;C04B33/13;C04B3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及其 基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平板玻璃的制造的圆盘辊及其基材。
背景技术
平板玻璃通过将玻璃熔融物连续地供给到装置中,使其自该装置以带状流下,在流下过程中冷却而使其固化来进行制造。圆盘辊起到一对拉伸辊的作用,用于夹持带状玻璃熔融物强制地向下方送出。平板形状玻璃除了上述下拉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浮法、轧平法(roll out method)、科尔伯恩法(Colburn method)等来进行制造。
圆盘辊通常是将硬纸板(millboard)(板状成型体、基材)冲裁成环状而制成圆盘材料,将多枚该圆盘材料嵌插至作为转轴的轴(shaft)制成辊状的层叠物,通过配置于两端的凸缘对整体进行加压固定而成的。圆盘材料的外周面起到玻璃熔融物的运送面的作用。
圆盘辊由于是运送带状玻璃熔融物的辊,因此,要求耐热性、柔软性、硬度,并且还要求不损伤玻璃表面,已知有含有耐热性无机纤维、云母、粘土的圆盘辊等(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51095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261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99980
发明内容
然而,作为原料的无机纤维要求高的耐热性或强度,并且价格高。另外,由于从水性浆料通过滤水来进行制造,因此,为了高效地制造,寻求滤水时间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玻璃的制造并且能够高效地制造的廉价的圆盘辊及其基材。
本发明者们专心研究,其结果发现:如果以特定的组成,则即使降低高价格的耐热性无机纤维的含量也可以为适于平板玻璃的制造的圆盘辊,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以下的圆盘辊用基材等。
1.一种圆盘辊用基材,其中包含:5~9重量%的陶瓷纤维、20~40重量%的木节粘土、2~20重量%的膨润土、和40~60重量%的云母。
2.如1所述的圆盘辊用基材,其中,上述陶瓷纤维包含30重量%以上且小于70重量%的氧化铝和大于30重量%且70重量%以下的二氧化硅。
3.如1或2所述的圆盘辊用基材,其中,上述陶瓷纤维的渣球为5重量%以下。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辊用基材,其中,进一步包含纸浆和淀粉。
5.一种圆盘辊用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含有30重量%以上且小于70重量%的氧化铝和大于30重量%且70重量%以下的二氧化硅的粗纤维脱硫,制造渣球为5重量%以下的陶瓷纤维;
将水、上述陶瓷纤维、木节粘土、膨润土和云母混合,制造水性浆料;
通过将水性浆料流入成型槽或成型模具,进行滤水,从而制造薄片。
6.一种圆盘辊,其中,包含由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材得到的环状圆盘材料。
7.一种圆盘辊的制造方法,其中,从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材冲裁出多个环状圆盘材料,
将上述多个环状圆盘材料嵌插于轴上,进行压缩,从而制成辊状层叠物。
8.一种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6所述的圆盘辊来运送玻璃熔融物,并冷却玻璃熔融物。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适于玻璃的制造且能够高效地制造的廉价的圆盘辊及其基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圆盘辊的玻璃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圆盘辊用基材包含:陶瓷纤维(硅酸铝纤维等)、木节粘土、膨润土以及云母。
包含陶瓷纤维5~9重量%,优选包含6~9重量%,进一步优选包含7~8重量%。在陶瓷纤维小于5重量%时,成型为圆盘辊时耐热性降低;在陶瓷纤维超过9重量%时,由于导致填充前的圆盘材料的低密度化,因此,在调节为规定的填充密度时圆盘材料的体积增大,填充时的操作性降低。另外,如果陶瓷纤维的量多,则变得高价。
本发明中使用的陶瓷纤维通常包含氧化铝30重量%以上且小于70重量%,优选为40重量%以上且小于6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5重量%以上且小于55重量%。另外,陶瓷纤维通常包含二氧化硅大于30重量%且70重量%以下,优选为大于40重量%且6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大于45重量%且55重量%以下。纤维可以使用1种或者混合2种以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霓佳斯株式会社,未经霓佳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3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