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入对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2805.6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3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U·米勒;J·施耐德;M·屈内;M·屈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B60K35/00;B60K37/00;G06F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丹;吴鹏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部件 控制命令 成像装置 检测区域 输入物体 图像序列 位置变化 红外感应式 红外光源 照射 相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入对于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利用成像装置在给定的检测区域中产生由使用者控制的输入物体(14)的图像序列,b)基于图像序列来识别输入物体(14)的位置变化,c)基于所识别的位置变化来产生对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根据本发明提出:所述成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红外感应式的相机(10),利用至少一个红外光源(12)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照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输入对于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尤其在机动车中,应该使驾驶员在操作电子仪器时尽可能不从驾驶事件分心。在此方面,以姿势识别为基础的人机交互已得到证明。其中,识别使用者的手或者其它输入目标在检测装置的空间中的摆动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控制命令,以将选择元件定位在电子仪器的显示屏上。
由DE 201 22 526已知一种方法,其中利用所谓的“结构光”、例如以形式为扇形发射的结构光,来实现虚拟的输入装置。此外已知的是:利用立体相机来确定使用者手的空间位置并且利用这一点来识别姿势。
已知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陷:对所检测的图像进行分析所需的计算量大。此外,市场上常见的姿势识别装置大多是针对居家应用设计的。而与大多的居家应用不同,在机动车中存在复杂得多的照明条件,使得对所检测图像的分析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方法,它能够在机动车中实现简单可靠的姿势识别。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方法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输入对于机动车部件控制命令的方法,具有步骤:
a)利用成像装置在给定的检测区域中产生由使用者控制的输入物体的图像序列,
b)基于图像序列来识别输入物体的位置变化,
c)基于所识别的位置变化来产生对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
在此按照本发明规定,成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红外感应式的相机,利用至少一个红外光源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照射。
通过这种方式以微少的设备成本实现了简单可靠的姿势识别。尤其放弃立体图像识别可以使必要的计算成本降低,由此可以实时地执行图像识别。通过照射检测区域也在机动车中困难的照明条件下同时实现了可靠识别。在此例如使用者的手可以作为输入物体,但是也可以通过检测其它物体实现姿势输入。例如可以识别使用者的点头和摇头。可以使用体外的物体,例如输入笔迹。
在此特别适宜的是,通过使图像序列的至少两个图像匹配于输入物体的骨架模型并对该至少两个图像的骨架模型参数进行比较来识别输入物体的位置变化。
通过适配于这种骨架模型能够在评价测得的图像时快速减少数据,由此需要特别少的计算功率。这种骨架模型可以通过参数来描述输入物体的形状,它们描述例如各个手指关节的弯角。通过一直改变这些参数,直到骨架模型描述与在图像中可以识别的相同的手姿势,则得到一组参数,即,例如手指关节的弯角,利用所述参数通过计算机可以获得手指相对位置的评价。
在本发明的另一扩展结构中,为了针对特定的输入物体标定骨架模型,在输入物体在检测区域中处于给定位置的情况下检测出一标定图像。这一点只需一次性地进行,便可以随后对确定的物体进行识别。因此例如可以准确地检测使用者手的大小,用于随后由实际物体大小和图像大小之间的比例获得位置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利用所检测的输入物体的至少一个点在相机的探测矩阵上的坐标来确定该点在一与所述至少一个相机的视向相垂直的平面中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特别简单地获得二维位置信息,它们本身已经可以用于姿势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2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