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形成线材的导管型诊断或治疗器械及与形成线材一同使用的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29132.0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宽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限会社PTMC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25/092 | 分类号: | A61M25/0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鹿屹;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形成 线材 导管 诊断 治疗 器械 一同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型治疗器械或者诊断器械,其在导管顶端安装有球囊等,通过插入心血管中而用于治疗瓣狭窄等。
背景技术
据报道使用球囊导管能有效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有如下说明,利用顺行法,由依次通过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的导线引导,使井上球囊前进到主动脉瓣部位,并在该部位使瓣充分扩张和形成瓣膜。
但是,这种手术由于导管和导线的操作困难而需要熟练。例如,在心脏内必须使导线环绕360°以上,但该操作极难。而且,沿着成环的导线插入导管也并不容易。尤其是由于左心室比较小,导线在此急剧转弯,有时会使导管在该处无法前进。并且,当为了取出导线和导管而进行牵拉时,正因为导管环绕360°,所以有时该环会以打结的方式变小,从而出现顶端无法移动的情况,并且在此时有可能对瓣造成损伤。
非专利文献1:www.ikegamihosp.jp/bumon/shinryou/pdf/PTAV.pdf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创作的发明,其主要的预期课题是提供一种导管型治疗或诊断器械,当必须以使导管成环的方式插入心血管等时,能够简单可靠且更安全地进行该操作。
即,本发明的治疗或诊断器械包括用于插入体内的导管,以及可同时插入该导管内并具有规定的弯曲弹性的第一形成线材和第二形成线材,所述第一形成线材具有在自然状态下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分,当所述第一形成线材被插入所述导管内时,利用所述第一弯曲部分而使所述导管相应地弯曲,所述第二形成线材具有在自然状态下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当所述第二形成线材被插入所述导管内时,利用所述第二弯曲部分而使导管相应地弯曲。
按照上述结构,由于通过对两根形成线材进行进退操作就能够使导管在所希望的两个部位弯曲,所以即使没有导线的辅助,也能够使导管成环以便例如通过心血管内的各瓣,并且由于此时的操作性大幅提高,所以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实施手术。
而且,由于能够利用形成线材控制该导管的弯曲形状,所以能够容易地以与前进轨迹大致相同的轨迹将导管拔出。因此,即使导管成环,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拔出时因环直径变小而损伤瓣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管的操作性,优选形成线材的所述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的弯曲程度不同。
作为本发明效果更为显著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列举通过插入心血管内而用于心脏血管疾病的治疗。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列举在所述导管的顶端安装有球囊的球囊导管。
为了将两根形成线材同时插入导管内并顺利地对双方进行进退操作,例如优选所述导管为具有外管和用于插入导线的内管的双重管结构,所述第二形成线材被插入所述内管,所述第一形成线材被插入外管与内管之间。
为了可靠地防止所述第一形成线材从导管突出,优选在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配置有顶端密封的线材插入管,并将第一形成线材插入所述线材插入管内。
为了提高在心血管内的操作性,优选导管利用所述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而能够弯曲大约270°~360°。
为了扩大对各部位的治疗和诊断的适用范围并进一步提高操作性,优选所述第一形成线材具有通过手动操作而能够改变弯曲程度的第一弯曲部分。
而且,优选此时的第一弯曲部分不是固定部位而是通过手动操作能够变更的部分。
为了通过使用这种治疗或诊断器械并按照顺行法而使导管到达主动脉瓣,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1)使导管的顶端部从右心房贯通心房间隔而到达左心房。
(2)将所述第一形成线材和第二形成线材插入所述导管,利用所述第一弯曲部分在所述导管的顶端部形成第一弯折部分,并利用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在所述导管的比第一弯折部分更靠近基端侧形成比第一弯折部分平缓弯折的第二弯折部分。
(3)使所述导管前进,以所述第一弯折部分为前导而通过二尖瓣,并使所述导管的顶端以面向主动脉瓣的姿势到达左心室。为了容易地进行该操作,第二形成线材及其第二弯曲部分使该导管弯曲180度,并使从下腔静脉向头部侧前进的导管经过右心房在左心房内朝向位于尾部侧方向的二尖瓣,再通过进出操作使该导管通过二尖瓣。
(4)使所述导管前进,并从所述导管的顶端部通过主动脉瓣。为了容易地进行该操作,第一形成线材及其第一弯曲部分定位于左心室心尖部附近,并通过使导管前进而使导管通过主动脉瓣。
而且,为了防止插入后的导管产生难以预测的动作并可靠地进行固定,在所述导管顶端部通过了主动脉瓣的状态下,在拔出第二形成线材而将导线插入导管内并通过主动脉瓣之后,使导线的顶端部到达降主动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限会社PTMC研究所,未经有限会社PTMC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9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