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不同光泽度的挤压板材或连续带和由其制造的材料板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19996.4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0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W·施托费尔;M·马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克莱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6 | 分类号: | B30B15/06;B44F9/02;B44B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闫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不同 光泽 挤压 板材 连续 制造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板,其包括至少一个结构化的表面侧、尤其是带有木孔的表面,其中,构造有突出的和凹入的区域。
背景技术
材料板以多种形式需要,例如用于制造嵌板形式的铺地板,但同样用于制造家具、壁挡板、门框和门页。为了单独使用裁剪成对应大小的材料板,此外存在使材料板根据顾客要求而具有结构化表面的需求。在这里例如可以涉及木孔或图形结构部。只要不是使用天然生长的木质材料,则存在使用至少在两侧中的一侧具有对应装饰和结构部的材料板的可能性。
材料板优选由纤维状材料作为基质层在核心区域中制造并且铺上确定次序的纸或无纺布层,其中各个层以氨基树脂、例如黑色素甲醛树脂浸湿并且在压机中在热影响下硬化。在热和压力下的挤压中,该结构硬化成氨基树脂层并且将各个层与基质层连接,从而产生非常稳定的、具有对应构造的表面的材料板。
此外按照使用目的,存在使作为覆盖纸的最上面的层掺杂耐磨颗粒的可能性。由此显著提高所制造的材料板的耐磨性,例如在地板领域中。为此通常将金刚砂、已经粘结的黑色素或玻璃的颗粒引入一个最上面的层中,以便保护处于其下的层、尤其是装饰层以防损耗。
在制造木质材料板时的操作方式是:将树脂膜覆盖一致地铺到基质层上,以便随后在压力和温度下在液压的热压设备中压制材料板。在挤压过程期间在压力和温度下树脂膜成为液态并且发生缩聚。挤压时间和温度确定树脂的聚合度及其表面质量。在挤压时间过后,树脂达到希望的聚合度并且呈固态。在该过程中,树脂表面基于压花工具的表面结构化而具有希望的仿真表面。作为涂层材料使用热固塑料树脂、例如三聚氰胺树脂、苯酚树脂或三聚氰胺/尿素树脂。为了表面结构化,为此使用结构化的金属挤压板材、优选钢板作为压花工具。为了改善金属表面的耐磨性和分离特性,压花工具附加地设有涂层。优选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用借助数字印刷技术制造的呈挤压板材或连续带形式的压花工具,从而所使用的装饰纸可以同样按照数字印刷方法符合比例地且覆盖一致地制造。因此可以取得装饰纸和压花结构的精确配合的布置结构,由此可以取得比现有技术明显更好的结果。
呈挤压板材或连续带形式的压花工具按照现有技术通过对应地加工表面制造,并且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制造希望的表面结构制造。在过去为此目的预处理的板材例如借助丝网印刷法设有模具,从而随后可以进行板材的腐蚀。板材的腐蚀在这里只在不被模具遮盖的区域中进行。如果表面结构的制造在多个工作步骤中进行,则基于所使用的挤压板材尺寸在这里需要非常准确的加工并且尤其是覆盖一致的加工。在这里总是再次将之后应该形成突出的表面结构的全部区域通过掩模遮盖,从而表面腐蚀只在可以直接被腐蚀液作用的区域中进行。腐蚀掉的区域然后形成希望的结构的轮廓谷,其中在相应的腐蚀过程结束之后净化表面并且去除掩模。该操作方式可以多次重复,其中,在丝网印刷法中的精确性通常对于精确配合地施设其他掩模造成显著的困难。
一种备选的方法在于:首先施设随后经受曝光的感光层,以便在最后形成感光层之后使挤压板材或连续带经受冲洗过程,从而仅感光层的形成用于后续腐蚀过程的掩模的部分被保留。以这种方式制造的掩模的可重复性是非常困难和有问题的,因为所使用的用于光敏层的曝光的负片或正片总是必须精确设置在相对于存在的结构部相同的位置。因此为了例如在挤压板材或连续带的表面上复制复杂的三维结构而需要多个曝光和腐蚀过程。基于涉及非常大型号的挤压板材的事实,最小的偏差即已导致结构的显著偏移。掩模的施设的可重复性因此尤其是在用于获得高复制精度的感光方法中涉及显著的困难。当必须通过多个相继需要的曝光和腐蚀过程获得三维结构并且为此存在相继地施设多个掩模并且在每次掩模施设之间进行腐蚀过程的必要性,所述困难可能进一步提高。基于需要的准确的定位和需要的对应的掩模的数量,挤压板材或连续带的制造非常耗费和成本高昂。可取得的结果此外非常强烈地依赖于使用的方法,其中由于挤压板材或连续带的大小,必须考虑耗费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克莱茵有限公司,未经许克莱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99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