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8372.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望;濑川尧之;野崎泰则;服部敏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3/02 | 分类号: | B22D13/02;B21B27/00;C22C37/00;C22C37/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铸造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其特征在于,其是利用离心铸造法形成的外层与由球墨铸铁构成的内层熔接一体化而成的离心铸造制复合辊,
所述外层由以下的Fe基合金构成,所述Fe基合金具有以质量基准计至少含有Cr:0.8~3.0%、Mo:1.5~6.0%和V:1.8~5.5%的化学组成,且金属组织中的石墨面积率为0.3~10%,
所述内层具有熔接于所述外层的芯部、和由所述芯部的两端一体地延伸出的轴部,
两轴部端部的Cr、Mo和V的合计量均为0.15~2.0质量%,且在一侧轴部与另一侧轴部之间Cr、Mo和V的合计量之差为0.2质量%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以质量基准计还含有C:2.5~3.7%、Si:1.2~3.0%、Mn:0.2~1.5%和Ni:3.0~5.0%。
3.一种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其特征在于,其是利用离心铸造法形成的外层与由球墨铸铁构成的内层熔接一体化而成的离心铸造制复合辊,
所述外层由以下的Fe基合金构成,所述Fe基合金具有以质量基准计至少含有Cr:0.8~3.0%、Mo:1.5~6.0%、以及V和Nb:合计为1.8~5.5%的化学组成,且金属组织中的石墨面积率为0.3~10%,
所述内层具有熔接于所述外层的芯部、和由所述芯部的两端一体地延伸出的轴部,
两轴部端部的Cr、Mo、V和Nb的合计量均为0.15~2.0质量%,且在一侧轴部与另一侧轴部之间Cr、Mo、V和Nb的合计量之差为0.2质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以质量基准计还含有C:2.5~3.7%、Si:1.2~3.0%、Mn:0.2~1.5%和Ni:3.0~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以质量基准计还含有W:0.1~5.0%、Ti:0.003~5.0%、B:0.001~0.5%、Al:0.01~2.0%、Zr:0.01~0.5%和Co:0.1~10%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离心铸造制复合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制造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铸造制复合辊的方法,具有以下的工序:(1)用旋转的离心铸造用圆筒状铸模离心铸造所述外层,(2)将具有所述外层的所述圆筒状铸模立起,在其上下端分别设置与所述外层连通的上模和下模,构成静置铸造用铸模,(3)向由所述上模、所述外层和所述下模构成的型腔中浇铸所述内层用的熔液的工序,其中,所述上模内的熔液面的上升速度为100mm/秒以下,且小于所述下模和所述外层内的熔液面的上升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8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搜索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与显示内容关联地记录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