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及使用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移动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01936.X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香川晋弥;土屋吾朗;佐野浩司;余语昭洋;阿式健市;久世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B60R11/02;H04R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使用 电子设备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用、各种音响设备用等所使用的扬声器和使用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移动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机动车行业,从应对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越来越严格地要求用于提高燃料利用率的轻量化、省资源化。因此,即使是搭载于机动车的车载用扬声器,也不能避免轻量化、省资源化的市场要求。从以上这样的背景出发,在以车载用为中心的扬声器中,以轻量化、省资源化为目的,从以往大多使用的金属框架变为树脂框架正在成为主流。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以往的扬声器用框架。图10是以往的扬声器用框架的立体图。框架21利用树脂注射模塑形成。
框架21由中心部21A、外周部21B和将中心部21A与外周部21B连结的连结部21C构成。而且,在框架21中,为了获得与以往大多使用的金属框架同等的强度,对各个部位设定在确保强度方面必要的材料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与本申请发明有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3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0956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扬声器是在由树脂形成的扬声器用框架上支承有振动板和磁回路的扬声器。框架具有支承磁回路的中心部、支承振动板的框状的外周部、以及将中心部与外周部连结的连结部。外周部包括彼此对置配置的内侧壁及外侧壁和设于所述侧壁之间的加强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减薄框架的材料厚度,利用设于侧壁上且与侧壁垂直的方向的加强肋能确保强度。其结果是,能确保框架的强度,且能实现框架的轻量化、省资源化。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扬声器用框架在轻量化、省资源化方面能对应对地球环境做出贡献,并且起到能实现低价格、高品质、高可靠性这样的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所用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框架的外侧壁的立体图。
图5是省略了图3所示的外侧壁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省略了外侧壁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7A是表示图5所示的框架的加强肋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7B是表示图5所示的框架的加强肋的另一形状的俯视图。
图7C是表示图5所示的框架的加强肋的又一形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外观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以往的扬声器用框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说明以往的扬声器的课题。在使用图10所示的框架21的扬声器中,特别是为了降低向机动车等安装的安装应变,确保兼作向机动车等安装的安装构件的外周部21B的强度是很重要的。因此,需要将外周部21B的材料厚度设定得厚。
因此,虽然通过从金属框架变更为树脂框架能减小材质的比重,但若为了确保与金属框架同等的强度而设定必要的材料厚度,则结果不能充分地轻量化。
但是,相对于从应对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对用于提高燃料利用率的轻量化、省资源化越来越严格的市场要求,要求扬声器的进一步的轻量化。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立体图,图2是其剖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所用的扬声器用框架的立体图,图4是设于框架的外周部的外侧壁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省略了外侧壁2E的框架1的立体图,图6是其俯视图。
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31。
扬声器31具有磁回路6、振动板10和扬声器用框架(以下称作框架)1。磁回路6通过利用板4及磁轭5夹入磁铁3而构成为内磁型。磁回路6的磁轭5与框架1的中心部1A结合。即,磁回路6被中心部1A支承。需要说明的是,磁回路6不限定于内磁型,只要是被中心部1A支承的结构即可。
振动板10的外周直接或经由振动板衬垫(未图示)粘接于框架1的外周部1B的振动板粘接面1D。另外,在振动板10的中心部分结合有音圈8的一端。定心支片(damper)9以使音圈8的相反的一端位于磁回路6的磁隙7内的方式将音圈8保持于框架1的中心。而且,在音圈8的前面部粘接有防尘帽11。
接着,参照图3、图4、图5及图6说明框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