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末端自动快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614.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6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伍诚;高广宗;梁丹;句博;陈林;李文武;刘喜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东泰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2611 辽宁省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末端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末端自动快换装置,用于汽车热冲生产线上机器人末端快速换装端拾器。
背景技术
在日益发展的自动化生产汽车零件的趋势下,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作用越来越难以替代,特别是在汽车热冲生产线上,由于炙热的高温料片已经无法人力拾取,只能通过机器人及其安装的端拾器才能完成,但是在拾取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中途需要更换端拾器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相关技术人员设计出了用于快速换装端拾器的装置,但是现有的快换装置不但结构复杂,一旦装置损坏,对于后期维修难度会非常大,且直接增加了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难度低及维修成本低的机器人末端自动快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末端自动快换装置,包括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包括公端壳体、公端固定块、滑动块、活塞及滚珠,所述公端壳体设置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筒形结构,所述公端固定块密封固装在公端壳体开口端,在公端固定块中心设置有一通孔,活塞设置在公端壳体内,且活塞通过活塞杆与滑动块相连接,滑动块位于公端固定块中心通孔内;所述活塞与公端壳体内壁、活塞杆与公端固定块中心通孔内孔壁均为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活塞将公端壳体内腔体分隔为第一驱动气腔和第二驱动气腔,第一驱动气腔通过第一进气口与外部相连通,第二驱动气腔通过第二进气口与外部相连通;在所述第一驱动气腔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公端壳体内壁相接触,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相接触;所述滑动块所在位置处的公端固定块设置为圆柱筒形结构,在滑动块外侧的公端固定块筒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锥形孔,所述滚珠位于锥形孔内,锥形孔的小口孔径小于滚珠的直径,滚珠通过锥形孔的小口与公端固定块外部相连通,滚珠通过锥形孔的大口与滑动块接触配合,与滚珠配合的滑动块接触面设置为斜面;
在所述公端壳体外表面固装有接近式传感器,在公端壳体内安装有信号触发杆,信号触发杆的一端与公端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信号触发杆的另一端位于公端壳体外部,接近式传感器的触头与信号触发杆杆体相接触;
所述母端包括母端壳体和母端固定块,母端固定块固装在母端壳体内,所述母端固定块设置为圆环形结构,母端固定块内径大于公端固定块圆柱筒形段外径;在所述母端固定块环形内壁上设置有环向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公端的滚珠相配合。
在所述公端壳体与活塞之间、公端壳体与公端固定块之间及公端固定块与活塞杆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在所述公端壳体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孔,在母端壳体上设置有辅助定位销,所述辅助定位孔与辅助定位销相对应。
在所述公端壳体外表面固装有第一公端气路块和第二公端气路块,在母端壳体外表面固装有第一母端气路块和第二母端气路块,第一公端气路块与第一母端气路块相对应,第二公端气路块与第二母端气路块相对应。
在所述公端壳体外表面固装有公端电气接头,在母端壳体外表面固装有母端电气接头,公端电气接头与母端电气接头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加简单,拆卸和组装都很容易,便于后期维修和维护,一旦遇到装置损坏的情况,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并花费尽可能少的维修时间,进而增加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末端自动快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公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母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6为图3中C-C剖视图;
图中,1—公端,2—母端,3—公端壳体,4—公端固定块,5—滑动块,6—滚珠,7—第一复位弹簧,8—第一进气口,9—第二进气口,10—接近式传感器,11—信号触发杆,12—第二复位弹簧,13—辅助定位孔,14—母端壳体,15—母端固定块,16—辅助定位销,17—第一公端气路块,18—第二公端气路块,19—第一母端气路块,20—第二母端气路块,21—公端电气接头,22—母端电气接头,23—第一驱动气腔,24—第二驱动气腔,25—活塞,26—活塞杆,2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东泰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东泰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干细胞用组织剪刀
- 下一篇: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搬运机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