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扭簧卡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114.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3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邹谨;曾卫彬;胡邦强;王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李箱 卡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具体涉及安装扭簧的卡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三厢车行李箱的正常开启均采用行李扭簧正常运动来保证,若行李箱扭簧从行李箱扭簧卡子脱落,会导致行李箱不能正常开启、异响问题。如图1、图2所示,一:现有行李箱扭簧卡子挡片1存在一定的弧度,挡片与行李箱扭簧卡子平面角度A为53.24°,且挡片与行李箱扭簧4配合存在干涉量,当行李箱扭簧4装配到行李箱扭簧卡子后,挡片将按箭头方向5下压,挡片无法卡紧行李箱扭簧;二:行李箱扭簧卡子挡片存在一定的弧度,挡片与行李箱扭簧卡子平面角度53.24°,挡片与行李箱扭簧配合处6无干涉量时,挡片与行李箱扭簧之间为线接触。以上两种情况皆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行李箱扭簧从行李箱扭簧卡子脱落;在出现行李箱不能正常开启、异响问题;
故亟需一种解决方案防行李箱扭簧从行李箱扭簧卡子脱落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解决行李箱扭簧从行李箱扭簧卡子脱落问题的扭簧卡子,防止由行李箱扭簧脱落产生的行李箱不能正常开启、异响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更改现有行李箱扭簧卡子挡片与行李箱扭簧搭搭接配合关系来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行李箱扭簧卡子具有供行李箱扭簧卡入的C型卡孔,所述C型卡孔的开口一侧具有垂直向上延伸段,与垂直向上延伸段连接有横向的平面延伸段;在所述平面延伸段上又垂直向下具有一段垂直筋,垂直筋的末端边沿连接挡片,挡片为直线型,伸向C型卡孔的孔口,挡片与平面延伸段的平面角度值在21°~27°范围内,挡片与行李箱扭簧配合间隙值为0mm,且挡片与行李箱扭簧设计为面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的卡子,当行李箱扭簧装配到行李箱扭簧卡子后,挡片将恢复到图4装配状态。车辆行驶过程中,行李箱扭簧将无法从行李箱扭簧卡子脱落,可解决因行李箱扭簧从行李箱扭簧卡子脱落,出现行李箱不能正常开启、异响问题,该扭簧卡子结构简单易行,成本低,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行李箱扭簧卡子结构图
图2 不防脱落的行李箱扭簧与行李箱扭簧卡子配合断面图
图3 本新型实用行李箱扭簧卡子结构图
图4 防脱落的行李箱扭簧与行李箱扭簧卡子配合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如图3、图4所示,行李箱扭簧卡子具有供行李箱扭簧卡入的C型卡孔3,所述C型卡孔的开口一侧具有垂直向上延伸段7,与垂直向上延伸段连接有横向的平面延伸段8,在平面延伸段上又垂直向下具有一段垂直筋2(其长度为1.8mm),在垂直筋边沿设计有挡片1,为直线型,让挡片1与行李箱扭簧卡子的平面延伸段8的平面角度值为22.43°,另外将挡片1与行李箱扭簧4的配合处6间隙值设计为0mm,且挡片1与行李箱扭簧4设计为面接触。
当行李箱扭簧4装配到行李箱扭簧卡子后,挡片1将恢复到图4装配状态,挡片与行李箱扭簧配合处6间隙值为0mm,且挡片1与行李箱扭簧配合处6为面接触,而不会出现挡片将按箭头方向5下压现象。车辆行驶过程中,行李箱扭簧将无法从行李箱扭簧卡子脱落。解决因行李箱扭簧从行李箱扭簧卡子脱落,出现行李箱不能正常开启、异响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式可调减压阀
- 下一篇:猪丹毒杆菌抗原快速检测试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