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IGN电源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1141.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成;王勇;刘秀锦;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ign 电源 继电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IGN电源的继电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汽车整车中电子零部件越来越多,涉及整车安全的各类控制器以及满足人们舒适性方面的要求而增加的零部件正在急速增长,这些零部件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各类控制器在设计中时时刻刻都要考虑到由于供电故障而可能出现的后果。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中使用了智能电源分配控制模块,或者称为IPDM,以更加智能的方式控制整车中各类电源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其他电子零部件的电源。
智能电源分配模块肩负了整个车辆中电源的分配的任务,来自电池的电源经由该电源分配模块控制不同档位的继电器,如ACC, IGN1, IGN2, START等,达到对整车电源进行合理分配的目的。
目前的传统的电源分配模块均是通过驱动相应的继电器来实现,驱动不同的继电器进入不同的电源档位,驱动方式均使用电平信号直接驱动继电器,采用冗余设计,相应的电路器件增多,而且安全系数并未得到明显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更可靠、安全和稳定的汽车IGN电源的继电器控制系统,通过较少的电路器件实现安全系数高的汽车IGN电源的继电器控制系统。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IGN电源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包括:
触发器;
VDD电源,所述VDD电源与触发器相连接;
开关模块,与触发器相连接,所述开关模块包括驱动单元和继电器;
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与开关电路相连接;
备份电源,所述备份电源分别与触发器和反馈模块相连接;
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触发器和反馈模块相连接;以及,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
IGN电源即点火/打火等装置的电源,本实用新型的备份电源通过与输出信号IGN的反馈信号使能,并与VDD电源共同给触发器供电,保证了VDD不稳定等异常情况下继电器仍保持原有工作状态;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反馈当前的开关状态,并将当前的开关状态存储到存储模块中,比如:第一次上电RESET给触发器低电平复位,此时触发器的Q端输出为低,后面的继电器则处于断开状态,此时需要将这两个状态存储到存储模块中。
继电器的输出IGN端通过反馈一路信号至使能备份电源电路的LDO/DC-DC, 使得在继电器闭合后除了VDD电源给触发器供电之外,还从IGN和BAT备份电源的一路电源经过LDO/DC-DC给触发器供电,从而形成触发器供电的冗余设计,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继电器的输出状态通过反馈模块将其反馈给主控模块,用于状态监控和驱动的判断,同时驱动状态和监控状态记录在存储模块中,作为意外断电后状态恢复。所述反馈模块也称反馈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触发器为JK触发器,所述JK触发器的J和K连接在一起作为输入端,构成T触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控模块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存储模块为EEPRO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MOS管,所述JK触发器的Q端连接至MOS管。所述MOS管与继电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备份电源通过LDO/DC-DC和二极管连接至触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至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备份电源使能信号来自于输出信号;即备份电源通过反馈模块连接至输出端。所述的备份电源经过IGN和BAT冗余设计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所述触发器优选采用JK触发器,所述JK触发器的J和K连接在一起作为输入端,构成T触发器;触发器发送触发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包括MOS管和继电器;开关模块将开关继电器状态等信号反馈至反馈模块;反馈模块反馈一路信号作为备份电源的LDO/DC-DC使能端,使得在继电器闭合后除了VDD电源给触发器供电之外,还从IGN和BAT备份电源经过LDO/DC-DC给触发器供电,从而形成触发器供电的冗余设计,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1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