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纵向颗粒状食品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9275.X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市五叶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18 | 分类号: | B07B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3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 颗粒状 食品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食品的大小进行分离归类的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5,目前的食品过滤分类装置一般采用卧室,分为二级或者多级过滤;采用这种装置较为占用工厂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向颗粒状食品过滤装置,解决如何使用较小的面积同样能达到对食品进行分离过滤归类的技术问题。
纵向颗粒状食品过滤装置,包括储料筒、分离机构;储料筒包括螺旋推进杆和外壳;螺旋推进杆固定在该外壳内部;储料筒的外壳倾斜的固定在分离机构上;分离机构包括内外两层结构及一个控制器;内层是由多块扇形的隔板构成,每一块隔板上都具有过滤孔,上述隔板上的过滤孔的大小沿储料筒旋转方向依次增大;这些隔板拼合成圆形正好和储料筒的外壳对应;外层也具有多块扇形的分离板构成,这些分离板同样拼合成圆形,在分离板的外侧具有使分离板对准圆形中心朝外运动的拉杆,这些拉杆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外壳内部具有毛刷。
所述外壳最底部具有一个圆形开口,该开口上覆盖有开关阀门。
所述隔板和分离板的数量均为8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当需要分离食品颗粒时,按照过滤孔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利用控制器驱动相应的拉杆朝外运动,这样就能得到对应规格大小的食品颗粒。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例中纵向颗粒状食品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分离机构内层的示意图;
图3是分离机构外层的示意图;
图4是拉杆朝外运动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分离归类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 1. 储料筒、11. 螺旋推进杆、12. 外壳、2. 分离机构、21. 隔板、22. 过滤孔、23. 分离板、24. 拉杆、25. 控制器、26. 毛刷、27.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图中的纵向颗粒状食品过滤装置,包括一个储料筒1、一个分离机构2;储料筒1为目前常见的储料用的滚筒,其包括螺旋推进杆11和外壳12;螺旋推进杆11固定在该外壳12内部;该储料筒1与现有的储料筒的区别是固定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储料筒1是倾斜的固定在分离机构2上,这样利用重力挤压物料,在螺旋推进杆11的作用下能很好的使物料通过过滤孔22,避免阻塞在过滤孔22中。
分离机构2包括内外两层结构及一个控制器25;内层是由八块扇形的隔板21构成并成圆形,每一块隔板21上都具有内径一致的过滤孔22,但各个隔板21上的过滤孔22内径是不一样的,具体为隔板21上的过滤孔22的大小沿储料筒1旋转方向依次增大;采用这种方式布置过滤孔22,这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体积小的食品颗粒就能先经过过滤,体积大的食品颗粒则留到最后经过过滤。外层也具有多块扇形的分离板23构成,这些分离板23同样拼合成圆形,分离板23与隔板21的区别在于隔板21是静止不动且带有过滤孔22,而分离板23在拉杆24的作用下会朝着圆中心朝外直线运动;为了控制这些拉杆24,可以采用气缸结构,这些气缸则由PLC控制器25控制。
为了提高颗粒表面的光泽和避免存在污垢,可在外壳12内部安装毛刷26,这样在外壳12旋转的时候,毛刷26对食品颗粒进行清洁。在过滤完后,外壳12最底部还会存在一些残留物,为了将这些残留物导出,可在外壳12最底部开一个圆形开口27,这个开口27由一个开关阀门盖住,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打开。上述描述的食品颗粒可为豌豆或者其它球形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市五叶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市五叶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92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