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微孔的厚料拉伸预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901.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6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晨;骆兴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B21D22/20;B21D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微孔 拉伸 预制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有微孔的厚料拉伸预制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金属冲孔技术多受材料料厚所局限,过厚的料厚在冲微孔的过程中不仅容易将材料冲破,而且用于冲微孔的冲头直径太小,强度不能满足厚料的冲孔,在冲孔过程中极易发生断裂。国内现有的金属冲孔技术只能按照料厚D与孔径R1:3的比例进行加工,即金属料厚1mm,冲孔直径需大于3mm;国外先进技术能做到料厚D与孔径R`接近1:1的比例,即金属料厚1mm,冲孔直径需大于1mm。对于某些料厚较厚的产品,要实现微孔加工难度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有微孔的厚料拉伸预制件,所述微孔与预制件的厚度直径比大于1:1。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微孔的厚料拉伸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一通孔,所述通孔为沉孔结构;所述沉孔结构内最小直径与所述预制件的厚度之比为0.3~0.5:1。
优选的,所述沉孔结构上最大直径为1mm。
优选的,所述预制件的厚度为1mm。
优选的,所述沉孔结构中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例为2:1。
优选的,所述沉孔结构中最大直径圆柱和最小直径的圆柱的投影为两同心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厚料拉伸预制件在拉伸后形成微孔,所述微孔为沉孔结构,所述沉孔的最小直径与所述预制件的厚度之比为0.3~0.5:1。这样的厚度和直径的比在现有技术上很难实现,而且这种微孔能够使所述厚料拉伸预制件在后续加工中保持孔的完整性,且沉孔表面整洁,再加工时能够减少拉伸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现有技术中的冲孔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含有微孔的板材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冲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微孔的厚料拉伸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一通孔,所述通孔为沉孔结构;所述沉孔结构内最小直径R``与所述预制件的厚度D之比为0.3~0.5:1。
优选的,所述沉孔结构上最大直径为1mm。所述预制件的厚度为1mm。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沉孔结构中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例为2:1。所述沉孔结构中最大直径圆柱和最小直径的圆柱的投影为两同心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厚料拉伸预制件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冲孔。结合图2、图3所示在材料拉伸完成后得到拉伸件a,冲孔之前,在冲孔区域进行材料预打薄。等材料打薄到预定的厚度时得到欲打薄件b,所述欲打薄件b上包括打薄区域A,在打薄区域A进行微孔加工,得到含有微孔的厚料拉伸预制件c。使用该方法,可以在1mm厚的材料上进行0.5mm直径的微孔加工。材料料厚与孔直径比例达到1:0.5,明显优于国内的1:3及国外的1:1加工比例。
采用此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较厚材料上的微孔加工,还可以降低冲头冲孔时的磨损,极大的降低冲头冲孔时断裂的风险。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