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928.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华;赵明远;杨月钢;张兆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撑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撑杆。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引擎盖采用的机械撑杆,通过撑杆底座固定于引擎盖下的车身型钢或引擎盖下表面实现对引擎盖的开启支撑,但是这些撑杆的固定位置和长度受发动机舱内部部件的限制较多,且其运动方向单一,固定后只能朝向一方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支撑引擎盖的操作更加灵活,从而也使支撑更加可靠的机械撑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撑杆,包括底座和杆体,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连接轴二并通过所述连接轴二活动连接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两侧壁设置有连接轴一并通过所述连接轴一活动连接所述杆体。
其中,所述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杆一、连接座和杆二,所述连接座设置有插孔,所述杆一和杆二分别与所述插孔连接。
所述连接座为尼龙材质,所述插孔与所述杆一和杆二的插入部为过盈配合。
所述插孔为通孔,同时容纳所述杆一和杆二的插入部。
所述插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座两端,底部和孔口均为弧面,所述杆一和杆二的插入部的端头为弧面。
使用时,打开引擎盖,转动U型槽使杆体的方向转动,将杆一和杆二通过连接座连接,找到引擎盖上合适的支撑点将引擎盖支撑住;要合引擎盖的时候,由于连接座是尼龙材质的具有弹性,掰动杆一和杆二将杆一和杆二分离并转动U型槽将使各部件分别放置到合适的地方,然后合上引擎盖。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底板设置有连接轴二并通过连接轴二活动连接有U型槽, U型槽两侧壁设置有连接轴一并通过连接轴一活动连接杆体的结构,能使杆体在半球形空间中自由转动,使支撑引擎盖的操作更加灵活,从而也使支撑更加可靠;杆体为两段装拆式,使杆体在转动时受长度制约少,方便了在引擎盖下的转动;连接座为尼龙材质具有弹性,能够通过掰动将杆一和杆二分离,而避免了杆体和引擎盖的干涉导致杆一和杆二无法分离。连接座插孔底部和孔口均为弧面,杆一和杆二的插入部的端头为弧面能减少对插孔的磨损,延长连接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连接轴二;3、U型槽;4、连接轴一;5、杆一;6、连接座;7、杆二;8、插孔;9、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撑杆,包括底座和杆体9,底座包括底板1,底板1设置有连接轴二2并通过连接轴二2活动连接有U型槽3,U型槽3两侧壁设置有连接轴一4并通过连接轴一4活动连接杆体9。
使用时,打开引擎盖,转动U型槽3使杆体9的方向转动,找到引擎盖上合适的支撑点将引擎盖支撑住;要合引擎盖的时候,转动U型槽3将使各部件分别放置到合适的地方,然后合上引擎盖。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撑杆,包括底座和杆体9,底座包括底板1,底板1设置有连接轴二2并通过连接轴二2活动连接有U型槽3,U型槽3两侧壁设置有连接轴一4并通过连接轴一4活动连接杆体9;杆体9包括依次连接的杆一5、连接座6和杆二7,连接座6为尼龙材质设置有插孔8,插孔8为通孔,杆一5和杆二7分别与插孔8连接且插孔8与杆一5和杆二7的插入部为过盈配合。
使用时,打开引擎盖,转动U型槽3使杆体9的方向转动,将杆一5和杆二7通过连接座6连接,找到引擎盖上合适的支撑点将引擎盖支撑住;要合引擎盖的时候,由于连接座6是尼龙材质的具有弹性,掰动杆一5和杆二7将杆一5和杆二7分离并转动U型槽3将使各部件分别放置到合适的地方,然后合上引擎盖。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为,连接座6上插孔8分别位于连接座6两端,插孔8底部和孔口均为弧面,杆一5和杆二7的插入部的端头为弧面。这样能减少对连接座6插孔8的磨损,延长连接座6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配方
- 下一篇:缓冲型平衡翼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