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通信超多频段信号合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9499.2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恒青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13 | 分类号: | H01P1/21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通信 频段 信号 合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超多频段信号合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迅猛发展,要求同一天馈系统容量更大,能够多系统多频段天馈系统共用,以便降低成本、安装空间和安装难度,因此需引入多系统合路平台(POI系统)。而由于多频特别是5频以上的多频合路一直是行业内的难点问题,所以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多系统合路平台为一种机柜式的多频合路系统,这种POI系统是由金属机柜和置于机柜内部的几个甚至几十个合路器、电桥、负载、隔离器、电缆线等构成的复杂系统。这种POI系统的体积一般都很大,需较大的安装空间,且其制造成本也很高。因此目前特别需要开发一种体积小、成本低而电性能指标高、功率容量大的多系统多频段信号合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电性能指标高、功率容量大的超多频段信号合路器。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超多频段信号合路器,包括带耦合窗口的双层金属腔体,所述双层金属腔体的两端面分别固设有盖板,金属腔体内设有多个金属谐振杆,所述双层金属腔体中间设有至少两个输入连接器与一个输出连接器,所述输入连接器、输出连接器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金属谐振杆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器将输入信号通过所述金属谐振杆进行至少两级耦合到输出连接器上进行合路输出。
进一步,所述盖板上对应于金属谐振杆与耦合窗口的轴心位置均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穿入微调螺杆,所述微调螺杆的底端穿入所述金属谐振杆与耦合窗口中对其电性能指标进行微调。
更进一步,所述双层金属腔体中间设有七个输入连接器与一个输出连接器,其中六个输入连接器分别连接两个三级金属谐振杆,所述三级金属谐振杆两两之间将输入信号耦合到一个二级谐振杆上形成三级耦合信号;其中一个输入连接器连接两个二级金属谐振杆;所述二级金属谐振杆分别将其接收到的三级耦合信号与输入信号耦合到三个一级谐振杆上形成二级耦合信号;所述一级谐振杆将二级耦合信号耦合到所述输出连接器上进行合并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超多频段信号合路器的合路端口采用耦合合路、分级耦合的方式,将多路频段的输入信号通过金属谐振杆进行至少两级的耦合,然后合并到输出连接器进行输出。从而解决了超多频合路的问题,大大的缩小了多系统多频段信号合路器的体积及制造成本,满足了设备小型化的要求,极大地方便了整体设备的结构设计和生产调试。
本实用新型的超多频段信号合路器中双层金属腔体内设有多个金属谐振杆,通过对金属谐振杆的布置以及它们与输入连接器、输出连接器的连接关系来达到对多路频段输入信号的耦合,然后进行合并输出,达到多频合路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以14频段信号合路器为例来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超多频段信号合路器的合路端口是采用耦合合路、分级耦合的方式,即至少两级耦合后再合路输出,其它多频合路可参照本实例中14频段信号合路器的耦合合路、分级耦合的方式进行灵活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14频段信号合路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14频段信号合路器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14频段信号合路器的第一金属腔体的合路端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14频段信号合路器的第二金属腔体的合路端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通信14频段信号合路器,包括带耦合窗口108的双层金属腔体101,所述双层金属腔体101的两端面分别固设有盖板102,金属腔体101内设有多个金属谐振杆103,所述双层金属腔体101中间连接处设有七个输入连接器105与一个输出连接器106,所述盖板102上对应于金属谐振杆103与耦合窗口108的轴心位置均开设有调节孔107,所述调节孔107内穿入微调螺杆104,所述微调螺杆104的底端穿入金属谐振杆103与耦合窗口108中对其电性能指标进行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恒青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恒青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9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全向天线
- 下一篇:一种自引导式蓄电池极组包板用包板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