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4627.4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吕孟理;朱波;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逢京喜;胡湘根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操纵 机构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动系统,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换档操纵机构是车辆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其功能为远距离控制变速箱换挡摇臂,实现各个挡位间自如的来回切换,且需要安装固定牢靠,间隙晃动量小,档位标示明确,同时布置需要符合整车内饰风格,美观大方,操纵简单方便。
现有技术中换档操纵机构如图1所示,一般布置在副仪表台位置,其设计缺点主要是球窝盖板2为注塑件,通过两个销孔定位固定,配合间隙较大,整体强度较小,导致操纵杆1晃动量大,影响档位标示清晰性;此外,操纵杆方向与底座安装面呈垂直状态,故操纵机构只能布置在副仪表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整车内饰布局要求变速操纵布置在中控台时此机构将无法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选换档操纵机构总成。该机构总成可以布置在副仪表台,还可以布置在中控台上,适用范围更广泛;且球窝处配合间隙更小,操纵机构整体强度及精度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操纵杆,球窝盖板,球窝,旋转球,选档臂,旋转销,操纵底座以及支撑底座;所述操纵杆与旋转球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球位于球窝内部,所述球窝盖板盖在球窝上,球窝盖板将球窝固定支撑底座上,所述选档臂与旋转球套接,所述旋转销与选档臂套接,所述操纵杆朝向球窝的方向与操纵底座底面呈45°角。
优选的是,所述操纵机构布置在中控台,所述操纵杆顶部与操纵底座底面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操纵机构布置在副仪表台,所述操纵杆顶部与操纵底座底面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球窝盖板为冷轧钢板冲压件,所述球窝盖板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支撑底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球窝内表面具有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重新设计了操纵机构各结构布置方案,使换挡杆朝向球窝方向与操纵底座底面呈45°角,通过操纵杆顶部与操纵底面平行/垂直的切换,可以满足操纵机构布置在副仪表台/中控台的要求。此外,通过提高球窝部分的配合精度及刚度,减小操纵机构自由间隙,使得操纵杆晃动量减小,操纵机构整体强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侧视图。
图中标示如下:
操纵杆-1,球窝盖板-2,球窝-3,旋转球-4,选档臂-5,旋转销-6,操纵底座-7,操纵底座底面-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操纵杆1,球窝盖板2,球窝3,旋转球4,选档臂5,旋转销6,操纵底座7以及支撑底座(图中未示)。其中,操纵杆1与旋转球4固定连接,旋转球4位于球窝3内部,球窝盖板2盖在球窝3上,球窝盖板2将球窝3固定支撑底座上,选档臂5与旋转球4套接,旋转销6与选档臂5套接。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操纵杆1绕旋转球4转动实现换挡,通过旋转球4带动选挡臂5绕旋转销6转动实现选挡功能,所述支撑底座起到支撑和固定上述各部件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操纵杆1朝向球窝4的方向与操纵底座底面8呈45°角。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将所述操纵杆1上端再弯折+45°/-45°,实现操作机构布置在副仪表台/中控台之间的切换。具体情况是,若需要将所述操纵机构布置在中控台,则所述操纵杆1顶部与操纵底座底面8平行;若需要将所述操纵机构布置在副仪表台,则所述操纵杆1顶部与操纵底座底面8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换挡操纵机构总成,通过操纵杆1顶端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纵机构不能布置在中控台的问题,可以使用户根据实际布置需求,将所述操纵机构布置在副仪表台或者中控台,提高了操纵机构的适用性,满足了不同车型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4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喷油螺杆压缩机油气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低熔点金属电缆连接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