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塔梁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2300.3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邵吉林;陆耀忠;曾航初;戴建锋;方龙飞;陈建华;秦现德;蔡劲松;熊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浙江路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4;E01D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郑汉康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公路 钢桥塔梁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的装配件,尤其是一种连接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的主梁和桥塔的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塔梁连接件。
背景技术
装配式公路钢桥,是一种可分解、能快速架设的制式桥梁,具有构造简单、构件轻巧、互换性强、便于快速组装、适应性强、经济实用等特点,在要求快速搭建的场合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抢险的危急关头、时间成为关键因素的时刻,装配式公路钢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全国高速公路的全面建设,大跨径(单跨≥70m)公路桥梁越来越普及。这些桥梁会由于地震、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或人们日常交通活动而造成损坏,从而导致交通中断。为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进行,在交通中断后及时恢复交通,需要对被破坏的桥梁进行抢修保通工作。
目前,公知的装配式公路钢桥分为“321”装配式公路钢桥(简称“321”钢桥)和ZB-200型装配式公路钢桥(简称ZB-200型钢桥)。公知的装配式公路钢桥大多为桥梁,因此其跨径受限,ZB-200型钢桥的最大架设跨径只有69m,且架设到最大跨径时,ZB-200型钢桥的承载能力下降,只能承受汽-10荷载标准。理论上,公路钢桥在其跨径增大后,外荷载和自重导致的内力将按二次方急剧增加,因此主梁桁架的抗拉能力及抗压能力,无论“321”钢桥还是ZB-200型钢桥在跨径≥70m时,其结构均无法满足行车要求。
斜拉桥可以延长桥梁的架设长度,其桥塔用来安装拉索。桥塔可以是钢结构,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不论采用何种结构都需要在河道内施工,这就给架设带来了困难,桥塔施工占用时间长,且架设需用到吊车,有时还需将架设吊车运到河道上,这将给桥梁架设带来不便,使桥梁的架设时间延长,无法在应急时使用。
如果主梁和桥塔都为装配式构件,且桥塔不用架设到河道内,这就需要一种在主梁上可以固定桥塔的部件,通过该部件来连接主梁和桥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公路钢桥只有主梁,没有桥塔,无法通过拉索斜拉来延长跨径的缺陷,提供一种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塔梁连接件,该连接件横向可以连接装配式公路钢桥的桁架,竖向又可以连接装配式公路钢桥的桁架,从而在装配式公路钢桥的主梁上固定桥塔,便于拉索张拉,从而延长架设跨径。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斜拉桥需要在河道内施工桥塔,架设中需在河道上运输架设吊车,架设时间长,不适用于应急情况下架设的缺陷,提供一种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塔梁连接件,通过该连接件,可以在装配式公路钢桥的主梁上固定桥塔,从而实现拉索斜拉,延长架设跨径,缩短架设时间,不改变装配式公路钢桥架设的工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塔梁连接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连接有竖腹杆,竖腹杆分为固定竖腹杆和连接竖腹杆,其中连接竖腹杆的上端露出到上弦杆上部;上弦杆的两端与下弦杆的两端与ZB-200型装配式公路钢桥桁架连接,连接竖腹杆的露出端与“321”装配式公路钢桥桁架竖向连接。不需在河道内固定桥塔,桥塔可通过连接件直接固定到主梁上,全桥可在陆地上完成装配,陆地上架设设备及零件搬运方便,且不用在河道内固定桥塔,不用移动架设吊车,架设时间短;装配式公路钢桥通过连接件固定桥塔后,可以在主梁上张拉斜拉索,从而延长装配式公路钢桥的架设跨度,且架设时间短,适用于应急抢险工程。
作为优选,连接件还包斜腹杆,斜腹杆连接上弦杆和竖腹杆形成三角形结构,斜腹杆连接下弦杆和竖腹杆形成三角形结构。斜腹杆可以起到加强作用,提高连接件的强度,尤其作为桥塔底座,是承受载荷的集中部件,通过斜腹杆可以提高连接件的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斜腹杆的固定角度和位置相对于连接件的竖向中心线左右对称。
作为优选,斜腹杆的端部均有连接板,连接板分为固定在上弦杆与连接竖腹杆相交的角部的角连接板、固定在上弦杆中部的中连接板、固定在固定竖腹杆中部的外侧连接板及固定在连接竖腹杆中部的内侧连接板。连接竖腹杆上的连接板不是对称结构,一侧为角连接板,另一侧为内侧连接板,这样连接竖腹杆承受的竖向分力就不会集中到中间位置,优化连接竖腹杆的受力。
作为优选,上弦杆的两端分别为阴头和阳头,下弦杆的两端分别为阴头和阳头,阴头和阳头分别位于连接件竖向中心线的两侧,且上弦杆的阴头和下弦杆的阴头处于同一侧,上弦杆的阳头和下弦杆的阳头处于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浙江路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浙江路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2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