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8125.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樊于朝;黄卫东;熊维江;赵刚;池青山;高健;王凡;钱殿勇;崔思萌;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悬置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是应用于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辆匹配过程的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辆匹配过程中,原有的螺栓连接在实际装配中精确度较差,不能同时满足上悬挂和下托两种悬置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难以保证装配力矩,维修时需求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满足上悬挂与下托的后悬置方案的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上设有四个螺钉孔,分别关于机匣壳体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在机匣壳体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新型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同时满足上悬挂与下托的后悬置方案,提高托架连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使新壳体研制周期缩短,产品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1上设有四个螺钉孔2,分别关于机匣壳体1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在机匣壳体1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3。 本实用新型在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1上设有四个螺钉孔2,分别关于机匣壳体1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四个螺钉连接可保证安装精度,对称的安装点位置保证连接稳定性;同时螺钉尺寸短,拆装空间需求量小,可维修性更好。在机匣壳体1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3,保证机匣壳体1强度,使悬置方式更可靠。这种布置方式在上悬挂和下托两种悬置方案中均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8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谱光源夹具
- 下一篇:基于三光纤共球耦合的微测量力瞄准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