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1851.X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强;刘文亮;林量才;史春江;朱学斌;胡跃明;余有刚;向彪文;张群;凌斌;赵华瑞;睢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00 | 分类号: | B61D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康晨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煤炭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漏斗车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
背景技术
煤炭漏斗车是一种端墙向内侧倾斜、侧面呈大圆弧或板柱式结构,车体下部装有漏斗的铁路货车。货物由上面装入,卸货时用风力或机械触碰开启漏斗底门,货物靠自身重力自动卸出。但是,目前国内煤炭漏斗车的下漏斗脊基本采用倒V形结构,保证了下横脊与底门板在配合位置的垂直关系,下横脊的两个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45~50°,其两个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80~90°,由于两个倾斜面之间的夹角太大,从而造成车辆定距加长,不利于提高每延米的重量,不能有效利用站线资源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包括由两块侧板组成的倒V形下横脊,所述两块侧板之间的夹角为25~30°,所述两块侧板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底门连接板,且两块底门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两块底门连接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50°,所述两块底门连接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两块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两块底门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设有筋板。这样,可以增加下漏斗脊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上设有减重孔。这样,可以在保证下漏斗脊强度 与刚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从而降低车辆自重,增加载重,增大运输经济效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结构简单,两块侧板的夹角范围为25~30°,底门连接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45~50°,这样既减小了V形开口的宽度,又保证了下漏斗脊与底门板在配合位置的垂直关系。通过组焊第一加强板、筋板和第二加强板来保证整个下漏斗脊拥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通过开设减重孔,在保证零件强度与刚度的前提下,减轻了重量,从而降低车辆自重,缩短了车辆定距,增加载重,可以使车辆充分利用站线资源,增大运输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所示的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包括由两块侧板2组成的倒V形下横脊1,两块侧板2之间的夹角为25~30°,两块侧板2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底门连接板3,且两块底门连接板3之间的夹角为80~90°,两块底门连接板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50°,两块底门连接板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与水平面垂直,所述两块侧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5,两块底门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6。第一加强板5和第二加强板6之间设有筋板7。这样,可以增加下漏斗脊的强度。筋板7上设有减重孔8。这样,可以在保证下漏斗脊强度与刚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从而降低车辆自重,增加载重,增大运输经济效益。
使用时,将第一加强板5、筋板7和第二加强板6依次与下横脊1完成定位组装,用夹具夹紧后施焊即可。两块侧板2的夹角范围为25~30°,底门连接板3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45~50°,这样既减小了V形开口的宽度, 又保证了下漏斗脊与底门板在配合位置的垂直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1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闭装置及车辆底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管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