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飞轮壳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108.1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6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伍;胡锦鹏;郭赢晖;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盛瑞动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飞轮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夹工具,适用于飞轮壳,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飞轮壳的工装,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轮壳是柴油机的零部件之一,柴油机飞轮壳安装于柴油机飞轮的外部,用于罩盖飞轮,起安全防护作用,飞轮壳包括飞轮壳本体,飞轮壳本体上设置有飞轮室和机体连接面,通过机体连接面与柴油机机体连接,通过飞轮室罩盖飞轮,结构简单。
目前,飞轮壳加工时首先需要在飞轮壳上加工出用于与工装配合的定位销孔,如图1所示,所述工装包括工装基板1,工装基板1上设有定位销2,定位销2采用T10A碳素结构钢,飞轮壳加工时,采用工艺销孔与定位销配合的方式进行定位。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定位销硬度较高,而飞轮壳体积大、重量沉、装夹困难,所以在加工的装卸过程中会由于工件与定位销接触碰撞,造成定位销孔的破坏及机体面的磕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加工飞轮壳的工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装卸飞轮壳过程中易造成飞轮壳定位销孔破坏及机体面磕碰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后,具有飞轮壳装夹简单、不易损坏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飞轮壳的工装,包括工装基板,工装基板上设有定位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本体的顶部连接有尼龙套。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定位销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螺纹连接部。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尼龙套的中心设有与螺纹连接部配合的螺纹孔。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尼龙套的外径与定位销本体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定位销的顶部设有尼龙套,由于尼龙套具有弹性强且耐磨性好的优点,有效避免飞轮壳装夹过程中造成的损伤,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飞轮壳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飞轮壳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装基板,2-定位销,3-定位销本体,4-螺纹连接部,5-尼龙套,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加工飞轮壳的工装,包括工装基板1,工装基板1上设有定位销本体3,所述定位销本体3的顶部设有螺纹连接部4,所述螺纹连接部4的外径小于定位销本体3的外径,螺纹连接部4连接有尼龙套5,所述尼龙套5的中心设有与螺纹连接部4配合的螺纹孔6,所述尼龙套5外径与定位销本体3的外径相同。
使用时,将尼龙套5旋合在定位销本体3顶部的螺纹连接部4处,由于尼龙套5具有弹性强且耐磨性好的优点,有效避免飞轮壳装夹过程中造成的损伤,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盛瑞动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盛瑞动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