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远程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7240.1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宇;潘宇婷;赵一帆;郑为进;周金祖;宋萌;侯婷;陈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远程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远程监控系统,属于断路器远程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配电网中的一种电气开关装置,控制并保护整个配电网的正常运行。现有的常规断路器控制器无法实现有效的远程监控。
经发明人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195346A,公开了一种智能断路器,其对现有智能断路器进行网络端拓展,实现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具体来说使用电参数检测处理单元对线路运行电参数进行检测,然后送入处理器CPU,然后通过通信处理单元与外部监控终端通信。智能断路器是近年流行的智能器件,利用智能断路器对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线路进行改造成本高昂;其直接通过远程端进行控制,而缺少本地(变电站或台区)控制及必要的控制冗余;其采用的通讯串口不适合远距离传输,也无法与目前流行的Web服务器技术相适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的远程监控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断路器的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设备、本地管理设备、以及若干现场设备,所述远程监控设备包括有远程控制计算机、远程服务器;所述管理设备包括本地主控计算机、本地备用主控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设备包括ARM微控制器及与所述ARM微控制器连接的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显示器、网络通讯模块和与断路器连接的执行机构,所述ARM微控制器依次通过网络通讯模块、交换机与本地主控计算机和本地备用主控计算机通讯,所述ARM微控制器依次通过网络通讯模块、交换机、路由器与远程控制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通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电压互感器、第一放大电路、第一加法电路、第一滤波电路、第一采样保持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电流互感器、电阻、第二放大电路、第二加法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二采样保持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1、所述断路器为10kV真空断路器。
2、所述ARM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3ZET6。
3、所述网络通讯模块是ENC28J60以太网控制芯片。
4、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现场设备负责电网电流、电压信息的采集,然后交给ARM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控制。本地管理设备,采用以太网进行连接,完成现场设备与远程设备的数据通信,控制信息传达。远程监控层,接收来自管理层的数据,通过网络连接对现场断路器实现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网络化的远程监控,采样通过网络连接使得对各层的控制更加开放,系统之间的各个模块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合作性更强,体现了远程控制与管理的动态交互。远程端设备可以利用web服务器技术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并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距离不受限制,从而可以实现超远程、超大范围的断路器监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断路器远程控制,并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和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将若干台本地设备通过交换机与本地主控计算机、本地备用主控计算机通讯,再经路由器与远程控制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通讯,本地控制具有一定冗余性,一旦本地主控计算机出现故障,本地备用主控计算机能够启用参与控制和数据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远程监控系统的拓扑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现场设备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设备、本地管理设备、以及若干现场设备,远程监控设备包括有远程控制计算机、远程服务器;管理设备包括本地主控计算机、本地备用主控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7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