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柱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529.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龙海强;方志军;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8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柱接头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A柱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对A柱的抗变形刚度要求较高,它是汽车发生碰撞时是否有利于驾驶人员逃生的关键。目前,A柱上端与汽车顶盖前横梁以及A、B柱之间的侧围连接都是通过直接在A柱上端位置处焊接而成,即将汽车顶盖前横梁与A柱上端焊接在一起,将A、B柱之间的侧围的端头与A柱上端焊接在一起,这样的结构,连接处都集中在A柱的上端焊接处,造成此处的抗变形刚度最弱,使得A柱上端结构刚度偏低,同时导致白车身扭转刚度偏低。中国专利CN 101475025A(申请日:2008年10月31日)公开了一种“车身侧围与顶盖前横梁的搭接系统”,它在A柱加强板的搭接头设置为凹台,顶盖前横梁搭接截面设置为阶梯状,从而提高搭接强度和刚度。中国专利CN 201721514U(申请日:2010年5月25日)针对上述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A柱上端连接结构”,其主要改进在于A柱上段板和前横梁连接板相互重叠搭接固定,并在A柱加强板上增加涂装漏液孔,从而提高抗变形性能。前述两篇专利文献均在一起程度上提升搭接处刚度。但上述的技术方案都是从如何加强焊接处(搭接处)的强度上考虑,结构复杂且提升困难,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A柱上端抗变形刚度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A柱上端抗变形刚度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可以提高A柱上端位置局部刚度,同时提升A柱上端接头刚度的接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A柱接头结构,包括有固定成一体的A柱上端、连接内板以及连接中间板,其中,连接内板与A柱上端固定连接,连接中间板与连接内板固定连接,连接中间板与连接内板形成封闭的型腔结构,所述的型腔结构一端与车体的顶盖前横梁连接,另一端与车体的A、B柱之间的侧围板连接;所述的A柱上端与A柱的主体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A柱接头结构,由于采用固定成一体的结构,且连接中间板与连接内板形成封闭的型腔结构,这样就形成局部整体式三叉式的型腔结构,其截面型腔增大了该结构的惯性矩,有效提升接头刚度;另外,由于所述的型腔结构一端与车体顶盖前横梁连接,另一端与车体A、B柱之间的侧围板连接,所述的A柱上端与A柱的主体连接,这样能将焊接位置由原来全部集中在A柱上端的位置向周边转移,避免了在薄弱位置共同接头,从而提升其对白车身扭转刚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顶盖前横梁包括有顶盖前横梁内板、顶盖前横梁中间板,所述的连接内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搭接式焊接,所述的连接中间板与顶盖前横梁中间板搭接式焊接;所述的侧围板包括有侧围板内板、侧围板中间板,所述的连接内板与侧围板内板搭接式焊接,所述的连接中间板与侧围板中间板搭接式焊接;本技术方案所说的搭接式焊接是指一层钢板搭在另外一层上进行焊接,这样在焊接处就是两层钢板,采用这样的双层搭接式的焊接方式,能较强的加强焊接处的强度,更进一步提升了车身的刚度。
更进一步限定,所述顶盖前横梁还包括有顶盖前横梁外板,顶盖前横梁外板覆盖在所述连接中间板和顶盖前横梁中间板外侧;所述侧围板还包括有侧围板外板,侧围板外板覆盖在所述连接中间板和侧围板中间板外侧,采用上述的外板结构,能将焊接处全部罩在外板下面,一方面增加了一层外护板,能更好的增加车身刚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车身的美观性,提升了车的档次。
采用本设计方案的A柱接头结构,相对原来的结构设计更合理,通过对搭接关系的局部调整和改进设计,在白车身重量与设计变更之前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提高A柱上端位置局部刚度,同时提升A柱上端接头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体应用在汽车右侧A柱的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层纸皮输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豆粕密封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