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向小尺寸移动摩擦扭矩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896.0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6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杜撼宇;林典;涂振鹏;邓菱璐;刘宽;徐子培;江小舟;刘林;周喜成;李洋博;陈玉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尺寸 移动 摩擦 扭矩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传递低转速、小扭矩的轴向小尺寸移动摩擦扭矩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用测量仪器对旋转轴机械的某些机械参数(如转矩、转速、功率)进行试验测量时,被测量的参数变化值是由负载的变化而引起改变的。为旋转轴施加扭矩负载的方式一般有轮毂摩擦刹带式、电磁式、水力机械式等,但它们外形结构尺寸大、价格昂贵、安装不方便且轴中心线对中性要求高。简单的小型机械、小负载的机械参数试验测试设备使用它们不方便,经济上也不划算。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安装精度不高的轴向小尺寸移动圆锥形摩擦扭矩加载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简单地给旋转轴机械设备施加扭矩负载,获得仪器测试出的试验相关数据,特提出一种轴向小尺寸移动摩擦扭矩加载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向小尺寸移动摩擦扭矩加载装置,由转动轴、键、圆锥体、弹性摩擦片、空心锥体筒、立板、螺母、螺杆、手轮和底座组成,其结构特征是:转动轴端部的母线表面设置一键槽,圆锥体大直径端轴向中心处开有一孔,孔壁上设置一键槽,用键将圆锥体与转动轴联接为一体;弹性摩擦片固定在圆锥体外锥表面上,空心锥体筒小锥面的端部与螺母侧平面焊接固联;立板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立板与底座平面垂直,立板上部设置与螺杆尺寸规格相对应的螺纹孔,立板与圆锥体小端面有40-50mm的距离,便于拆装空心锥体筒;螺杆穿过立板的螺纹孔,螺杆左端螺纹旋入与它尺寸规格相对应的螺母内;手轮固定安装在螺杆右端。转动轴的中心线与圆锥体、空心锥体筒、螺母、立板内螺纹孔、螺杆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加载装置略微旋转螺杆右端手轮,改变空心锥体筒轴向位移,就能得到较大的摩擦扭矩载荷;(2)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于传递低转速、小扭矩的轴旋转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向小尺寸移动摩擦扭矩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动轴,2.键,3.圆锥体,4.弹性摩擦片,5.空心锥体筒,6.螺母,7.螺杆,8.立板,9.手轮,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按图1所示,转动轴1与圆锥体3用键2将它们联接在一起,弹性摩擦片4固定在圆锥体3外锥表面上,空心锥体筒5小锥端外平面与螺母6端部平面焊接固定联接,立板8下端固定在底座10上,立板8与底座10平面垂直,立板8与圆锥体3小端面有40-50mm的距离,螺杆7穿过立板8的螺纹孔,螺杆7左端螺纹旋入螺母6内,手轮9安装在螺杆7右端部,转动轴、圆锥体、空心锥体筒、螺母、立板螺纹孔、螺杆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不对转动轴1施加负载扭矩时,空心锥体筒5内锥表面不与圆锥体3外锥表面上的弹性摩擦片4接触。使用时,动力机驱动转动轴1、圆锥体3及固定在其锥面上的弹性摩擦片4旋转,拧转螺杆7右端头部的手轮9,螺杆7向左移动,通过螺母6带动空心锥体筒5向左微移,弹性摩擦片4与空心锥体筒5内表面接触,产生摩擦扭矩负载,负载的大小由位移量来控制。卸载时,反转螺杆7右端头部的手轮9,螺杆7向右移动,空心锥体筒5随着螺母6、螺杆7向右移动,直至弹性摩擦片4脱离空心锥体筒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阀检测工装
- 下一篇:半地下式食用菌栽培专用温室